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新生儿脑白质损伤损害儿童智力

时间:2019-05-30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刘聪聪 杨健 阅读: 111241

blob.png

脑白质的发育是人类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组成,是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与儿童运动、智力、认知等发育密切相关。新生儿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脑损伤,其中脑白质损伤(WMI)是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类型之一。

研究发现,WMI可导致儿童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认知和行为等缺陷,重者可导致脑瘫、弱视、癫痫等严重不良预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健教授表示,“对其进行早期、精确诊断与预后评估对于提升我国人口素质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对于脑白质损伤的认识不足,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神经发育预后亟待研究。“我们对新生儿做磁共振成像(MRI)时,发现部分新生儿脑部存在局灶性WMI,而后期随访中发现这类孩子大多患有智障、脑瘫等疾病。”若未能及时发现WMI,患儿在两岁后进行干预和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差,在早期对新生儿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超声波检查难以发现早期点状WMI,而CT辐射量较大,会增加孩子成年后患癌症的风险。“使用MRI进行早期检查是最佳方案。如果早期确诊,务必及时找专业医生进行干预和康复治疗。”

杨健教授团队通过创建国内最大的新生与婴幼儿MRI数据库系统,对收录的10 000余例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显示,新生儿WMI发病率高达20%~30%,远远高于教科书中常见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然而,不同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WMI的病因较复杂。感染、羊水污染、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都可能诱发点状WMI。

根据杨健教授的最新研究,早期点状WMI在新生儿时期可经影像学检测发现,但是两个月后,部分点状WMI会消失。“我们推测虽然病灶消失了,但这可能与多动症、自闭症、认知障碍、控制能力下降、学习能力减弱等表现相关。”

面对我国缺乏统一、标准的新生儿 MRI 检查规范与行业标准的现状,杨健教授通过优化临床路径,极大提升了检查效率,形成了新生与婴幼儿 MRI 检查规范。针对新生儿脑结构特殊、发育进程交错等难题,他发展出系列新技术及预测模型,实现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他表示,希望全社会提高对WMI的认识,推广WMI的预防、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从根本上保护儿童脑发育。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