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如何正确进行肺功能运动锻炼

时间:2020-05-21 16:29:42来源:未知作者:杨海英 阅读: 153319

人体通过肺与外界交换氧气,肺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交换的效率。一些肺部疾病导致肺功能下降,就需要制定科学的肺功能运动锻炼计划,锻炼患者呼吸肌,提高患者对体力活动耐受性,增强患者体质。

肺功能运动锻炼必要性

肺功能运动锻炼是一种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可以促使患者建立有效的呼吸形态,预防、减少因二氧化碳潴留、缺氧而出现的肺功能损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乏力、疲劳等症状,降低治疗期间或治疗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促进患者康复。进而最终促使患者可以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肺功能运动锻炼原则

时间适宜。肺部疾病患者在每天进行肺功能运动锻炼时应选择恰当的时间段,避免选择气温过低、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时间段。

循序渐进。在肺功能运动锻炼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自身运动耐受能力。在正式锻炼时,患者应以漫步行走为主,以不出现气短气促为标准,每天坚持八分钟左右,每天循环进行四次或者五次。在逐步适应后适当延长锻炼时间及锻炼次数。

量力而行。在外出晨练时,患者应避开雾霾、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尽量戴口罩,以隔绝粉尘、汽车尾气。同时注意保暖,降低对肺部的刺激。

肺功能运动锻炼内容

有氧运动。慢跑、太极、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加患者肺泡弹性,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进而增加通气性,缓解肺部缺氧状态。为了达到良好的肺功能锻炼目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以上肢肌力训练为主的呼吸操运动,即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抬高手臂、伸直手肘进行上举运动,以上肢肌肉产生牵拉感为标准。随后抬高双手,扩大双脚间距,将整个身体向前方倾斜。上述动作可以每项持续120s,每天开展2次。除上述方式以外,患者也可以选择唱歌等方式,通过引吭高歌、或者大声朗读,可以促使胸部肌肉、腹部肌肉有节奏的收缩、扩张,为膈肌活动提供充足空间,进而达到增强肺功能、增大肺活量的目的。

呼吸锻炼。腹式呼吸、屏住呼吸、缩唇呼吸是肺功能运动锻炼的常见方法。其中腹式呼吸主要是依靠膈肌收缩、腹肌收缩而开展的呼吸方式。在肺功能腹式呼吸锻炼时,患者可以在放松双肩的情况下,将左右手分别放置在胸部、腹部,利用鼻子深而慢的吸气时,膨出腹部。随后收紧腹部肌肉缩唇呼气。每次做120s,重复3次作为一组,每次可以充分练习3~4组。在屏住呼吸练习时,患者应首先吸气,屏住呼吸3s,再次呼气。在屏住呼吸练习是患者应有意识的延长肺部氧气、二氧化碳交换时间,以便促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血液内部。在缩唇呼吸锻炼时,患者需要利用鼻子缓慢深呼吸至最大承受强度,随后保持嘴唇呈吹口哨样缩唇,缓慢呼气,促使口腔、气道压力增加,避免小气道过早陷入闭合,增加潮气量,进而促使肺泡有效通气量得到有效改善。

患者家属应鼓励患者自主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时,鼓励其主动进行咳嗽、排痰。若患者无法自主排痰,患者家属可以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帮助患者咳嗽排出痰液。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