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协同呼唤公卫领军人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凸显了医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把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总书记在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他还就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出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解决一个问题
满足一个需求
解决一个问题是指弥合医防裂痕,推动医防协同。长期以来,我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康复医学并行发展,忽略了学科间的融合,弱化了对医学生大健康意识的培养,成为“以治病为中心”的根源性因素之一。因此,院校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三个一级学科,设立群医学(Population Medicine)学科,以推动医学教育、健康相关研究领域创新,促进医防融合,这是成立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的初衷。
满足一个需求是指开展政策研究,提供咨询服务。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卫生产业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而蓬勃发展,亟需像协和医学院这样学科体系完善、行业影响力强的国家队发挥智囊机构作用,为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基于学术和调查研究的卫生政策咨询,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这是赋予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的使命。
“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新成立的两个学院在学科体系建设、功能定位布局、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更加完善,对整合院校系统优势,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对建设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增强院校学科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两学院大幅扩充了原有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科体系,针对双重疾病负担、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等热点问题精准发力,涵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兼顾卫生体系、卫生管理、社会保障等管理学科体系。同时,这些系统的学科体系,可以依靠院校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优势,协同发展,打造一批世界领先、全国领衔的专业。
对发挥清晰化、精准化的功能定位,提升院校行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新成立的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重点聚焦健康问题,致力于医学学科融合及新型医学生培养,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则聚焦卫生体系及政策,致力于健康咨询及政策转化。两院功能定位清晰,优势互补,共同为提升院校在公众健康领域的影响力发挥助推作用。
对构建前瞻性、创新性人才培养格局,推动院校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成立的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注重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交融,这将有助于院校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志远、德厚、才盛的医学领军人才。
(本文根据王辰院校长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成立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老年骨骼慢病,打破单病局限诊疗重塑“共病管理”大局观
2025-08-27 -
new多措并举,破局血脂管理“沉默之困”
2025-08-25 -
new医疗服务升级:是诊疗者,更是推动者 | “医者有光”故事分享③
2025-08-21 -
new在死亡(安宁疗护)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2025-08-15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