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验方法

时间:2020-09-24 14:58:00来源:未知作者:▲ 剑阁县人民医院 袁问东 阅读: 78739

全球慢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在数亿人以上,亚太地区是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人们应主动了解慢性肝炎标志物及其检验方法,以便在检验时可以正确解读,主动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工作,保证相关病症的及时诊断、治疗。

肝炎病毒标志物代表的是患者体内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感染情况,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患病程度,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关于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验,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肝炎病毒标志物有五类

根据肝炎病毒类型的差异,其对应的标志物也具有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以从基因分型及突变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等方面入手,确定标志物。现有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为HBsAg(分泌性包膜蛋白)、HbcAg(病毒核心蛋白)、HBeAg(病毒核心蛋白)。其中分泌性包膜蛋白与肝组织中总HBV-DNA、cccDNA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而病毒核心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中C区基因编码的非结构性分泌蛋白,越早发生病毒核心蛋白转换、病毒核心蛋白阳性期越短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缓解几率越高。

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为抗HAV-IgM(血清学标志,早期即可阳性并持续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抗HAV-IgG(2个月或3个月到达高峰,持续终身,为保护性抗体)。其中前者为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最简单便捷、稳定的近期感染诊断标志。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抗HCV-IgG、抗HCV-IgM及丙肝病毒RNA等。其中抗HCV-IgG、抗HCV-IgM是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多在两个月到六个月或者十二个月左右出现,且多数患者表现为一过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可将其作为丙肝感染诊断排除指标。一般在抗HCV-IgM、抗HCV-IgG表现为阳性时分别表示现症感染、既往感染;而丙肝病毒RNA为阳性时,则表明病毒处于感染、复制状态。

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为抗HDV-IgG、HDV-Ag、抗HDV-IgM及丁型病毒RNA等。其中HDAg出现时间最早,可以作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的直接证据,而HDV-IgG、RNA则可作为现症感染的直接证据。

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包括抗HEV-IgG、抗HEV-IgM,后者可以作为戊型肝炎近期感染诊断标志,但部分患者在患病期间不会出现上述病毒,因此,两者均无法作为排除病毒感染的标志。

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验方法

定量检测  定量检测主要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或者特定仪器,对肝炎病毒含量及核酸序列进行定量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动态反应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及疾病自然过程。当前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定量检测敏感度在每ml/0.005IU,采用新的线性HBsAg检测定量系统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进行献血源筛选、临床隐匿性肝炎诊断、原发性肝癌发病监测。

定性检测  定性检测主要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国产乙肝金标法,简单、快速、明确的告知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表面抗原,成本较低。但灵敏度不足,也无法进行疗效的动态观察及评价,若标本浓度较低,极易出现漏诊情况。

半定量检测  半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微粒化学发光法,将测得的光密度结果、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或表面抗体)进行对比,比值结果与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或表面抗体)值成正比。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大致反应肝炎病毒情况。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