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商保标准要和循证医学接轨

时间:2020-11-26 13:57:00来源:未知作者: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 阅读: 98845

image.png

随着CT功能的进步及AI肺结节扫描的日渐成熟,肺结节的早期检出率日益提高。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同时,几乎100%灵敏的AI肺结节扫描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我曾经碰到一个患者,拿着我们医院2020年一张CT单,上面写着“发现实性多发肺结节,与2019年相仿,AI检出”。然而,2019年没有用AI的CT单上却写着“CT无明显异常”。他试探性地问我,他在这两次CT之间买的健康险是否还有用,因为保险合同明文规定肺结节是“免责范围”,也就是说,万一保险公司认为他之前就有或“理应知道自己有”肺结节,保险公司可以理直气壮地拒赔。但事实是2019年没有用上AI的时候,医生和患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结节。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怕:其一,万一该患者最后被保险公司拒赔,会不会迁怒于医院未经患者同意,使用了AI肺结节软件呢?其二,以后要不要所有用AI软件扫描的都加一句“可能会影响商业健康险的购买或理赔”呢?其三,患者会不会要求医院修改报告结果甚至大闹医院呢?

不久前,马云在上海一次金融会议上发表了“名言名句”,意图脱离金融机构的监管,用大数据和AI自我约束,结果是四部委联合约谈和暂停蚂蚁金服IPO上市。我们国家需要营造统一、公平、公开、规范的市场监管环境,线上和线下的健康险和重疾险管理也是如此。

目前保险公司制定的“免责范围”过于宽泛,宽泛到就像科研论文的“排除标准”一样,不随着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新,而是以保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标准。虽然保险公司会有医学顾问来处理专业问题,但据我了解,医学顾问的奖金和理赔金额“负相关”。今年的新冠疫情医保全额报销,国家医保已经力不从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健康险本来恰逢其时,大有可为。但现在不要说老百姓,连医务人员也很难完全理解健康险的免责条款。可以说,现在的商业保险,不仅以商业理由保密,而且缺乏卫健委或者医院专业人士的参与和监管。

如果商业健康险要异军突起,真正起到国家医保的补充作用,覆盖13亿人民,首先要做到的是拆除其目前存在的“壁垒”,标准制定要和循证医学接轨,达成真正的保险公司和参保人的共赢,甚至可以承担一部分医学科普作用,从而共同促进国家全民健康战略的达成。毕竟全民健康意识越强,健康保险覆盖面越广,医保的压力、每个家庭的压力才会越少。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