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术后管理与长期随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刘先宝 王建安
王建安教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近年来国际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领域的热点,由于目前接受TAVR的主要是高龄、基础情况差、合并症多、外科手术高危或不适合手术的危重病人,因此TAVR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充分的术前准备、精湛的术中操作技术,更需要优秀的术后管理。
术后管理主要包括监测、并发症处理、药物治疗和合并症处理等。
一、监测和并发症处理: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变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症状体征变化: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肌缺血、神经系统并发症(肢体活动障碍等)、血管并发症(如腹痛、局部血肿、杂音)以及感染等,尤其是在TAVR术后24-48小时手术并发症的高发阶段,每一项指标的改变,需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并进行处理。
(2)实验室检查:结合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给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相关指标等。
(3)心电学变化:若无特殊情况,临时起搏器留置48小时左右;每日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新发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新发房颤等,关注有无心肌缺血尤其是心肌梗死的发生;若出现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及时安装永久起搏器。
(4)超声心动图:术后24小时内以及出院前复查心超,与术前进行对比,观察人工瓣膜功能、心功能恢复、心肌活动是否协调、二尖瓣反流、心包积液以及肺动脉压力变化等,排除并发症的基础上评估TAVR的疗效。
二、药物治疗和合并症处理:TAVR术后常规需抗血小板治疗,目前推荐阿司匹林+波立维双联抗血小板3-6个月,之后单个抗血小板药物终生服用;如存在房颤,则建议抗凝治疗,同时予阿司匹林或波立维单药抗血小板;TAVR患者术前心衰严重者,术后需根据病情予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心衰;若合并有其他疾病如COPD、肾功能不全等,则需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降低其他原因引起死亡或不良事件的风险。
三、随访:在我们中心,目前TAVR术后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1月、6月、12月,后则每年一次,每次随访时需详细了解症状、体征的变化,包括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估,进行实验室(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必要时进行CT复查。
截至目前我中心行TAVR手术150例,1年死亡率6.7%,脑卒中3.3%(均为轻度,数周至数月内恢复),起搏器植入率14.7%,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以上数据达到并部分优于国际水平,除与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操作以外,还需要良好的术后管理以及长期随访。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人工智能诊疗将走向前台——医生做好准备了吗
-
new肝癌免疫治疗的“路障”:胆汁酸 | 科普时光
2025-03-07 -
02-172025
慢病管理药先行 临床药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new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在精准治疗、功能保护越来越多地被重视的情况下,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成为胃肠疾病诊疗的一种趋势。
2024-12-24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何为巴林特小组?一文读懂
2017-02-23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