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时间:2023-03-07 15:44:05来源:医师报作者:裘佳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裘佳)鼻咽喉部以其较深的部位,精细复杂的解剖结构,给临床诊疗带来了挑战。喉镜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对鼻咽喉疾病的认识。从最初的间接喉镜到直接喉镜,从硬性喉镜到软性喉镜,从纤维喉镜到电子喉镜,经过一代代的发展,目前可以说喉镜是耳鼻喉科医生的一种最重要和常用的工具。如何做好喉镜检查,提升鼻咽喉部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医师报》记者专访了国内鼻咽喉镜权威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倪晓光教授带来分享。


倪晓光1.jpg


倪晓光 教授


NBI为鼻咽喉早癌诊断带来技术突破


“鼻咽喉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全身系统中不是很高,但由于鼻咽喉部有特殊且重要的解剖部位和功能,一旦得了肿瘤,对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倪教授介绍,鼻咽喉部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目前整体早诊率都比较低,许多癌症的早诊率不到5%。由于这些早癌缺乏特征性表现,通常只是黏膜颜色、纹理的细微变化,稍不留神或喉镜镜头离黏膜稍微远一点就难以捕捉到这些变化。另一方面,对内镜医生掌握早癌形态学特征、分型等的要求也比较高。提高鼻咽喉部肿瘤早期诊断水平是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最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倪教授表示,在内镜发现早癌领域,窄带成像(NBI)内镜的出现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NBI喉镜可以说是为早癌诊断而生的,它能够强化显示黏膜表浅的微血管形态和微细表面结构,通过总结这些变化找出早癌的特征形态。”倪教授表示,这种判断的准确性非常高。作为国内最早将NBI技术引入头颈内镜检查诊断的专家,倪教授提出了一些咽喉部早癌的诊断分型,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尤其是“Ni分型”,目前被广泛引用,大大提升了咽喉早癌的检出率。



提升操作规范化与早癌形态特征识别

将论文写在“镜头”上


尽管如此,倪教授也表示,要用好NBI喉镜,提升早癌检出率并非易事,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操作精细度上对内镜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NBI内镜要想把黏膜表面的形态和微血管表现观察到位,要点在于贴近黏膜又不能接触黏膜,距离黏膜表面3~5 mm。“咽喉部的敏感性非常强,喉镜进入咽喉部,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的动作,操作者须经过3~5年的训练,才能确保手下动作不变形,提升患者配合度。同时操作者需对病变形态特征、分型等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倪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提升内镜操作和科研创新方面的经验。他表示,作为鼻咽喉肿瘤专业的医生,首先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用好内镜,提升早癌检出率,在此基础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规范化操作意识,通过多练、多看、多回顾、多思考的学习态度,逐渐掌握好鼻咽喉镜技术本领。学术提升方面,一方面可以思考技术上的改进和创新,哪怕只是一个小小改进,可能会对咽喉肿瘤的早诊带来帮助;另一方面,在病变形态观察上多下功夫,做好总结思考,寻找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的形态学特征。





责任编辑:裘佳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