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北美危重症医学对呼吸衰竭处理四大关键环节

时间:2014-09-25 11:23:00来源:未知作者:陈娟 阅读: 97294

blob.png

Curtis N. Sessler教授指出,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生常面对的问题,在北美引起呼吸衰竭常见的前三位病因是:慢性心衰、肺炎和昏迷。引起急性呼吸衰竭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肺泡通气血流失调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和(或)低氧血症。

呼吸衰竭处理关键环节包括:(1)及时处理潜在病因或病症;(2)在合适的时机使用无创通气;(3)基于病理生理改变的机械通气;(4)积极处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一项综合8项随机对照试验及10项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提示,ARD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效甚至有害。重症ARDS建议使用较高的呼气末正压、神经肌肉阻滞剂、俯卧体位。Meta分析显示,较高的PEEP对重症ARDS患者可获得良好效果而对于轻症患者效果差。法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ARDS患者使用Cisatracurium镇静组较安慰剂组获得更多的无需机械通气天数、更少发生气胸和低28 d死亡率。俯卧体位可通过增加呼气末肺容积、改善VQ比值和通气区域的改变来改善70% ARDS患者的氧合。研究显示,重症ARDS患者俯卧位组与仰卧位相比,可以获得更多的无需机械通气天数、更高的拔管率和较低的28 d、90 d死亡率。

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重症ARDS患者不推荐使用高频振荡通气和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对于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英国大型研究显示:接受ECMO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或致残率较低(但存在较多其他治疗差异,且组间平衡较差)。对于年轻患者、单器官衰竭患者以及较早开始ECMO治疗的患者效果较好。

总之,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生在管理呼吸衰竭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管理中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为病理生理改变为基础的机械通气策略;注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推荐的治疗手段和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生领导的ICU组织框架。 

(长沙市中心医院陈娟 整理)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