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胃肠癌的早期内镜诊治

时间:2017-12-14 14:34:00来源:未知作者:付肖岩 阅读: 171788

肠镜检查在大肠癌的诊断中具有其他各种影像学无法替代的优势,不仅能直观地发现大肠黏膜早期病变,观察肿瘤大小、形态、部位等,且能行息肉或早期微小癌灶切除,对可疑病灶能取组织进行活检。

结肠镜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肠道准备的质量。常推荐服用2~3 L聚乙二醇电解质等渗溶液,采用分次给药的方式进行肠道准备。在进行结肠镜操作时,内镜直视下从直肠开始循腔进镜直到回盲部,必要时可进入回肠末段进行观察,观察部位包含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观察内容包括结肠黏膜的色泽、光滑度、血供情况等。检查时间应不少于6 min,如有黏液和气泡影响内镜视野可应用清水或祛泡剂及时冲洗。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已成为早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重要方法。判断为非浸润型的结直肠早期癌才能进行内镜黏膜切除(EMR)和内镜黏膜剥离(ESD)治疗。

EMR、ESD等内镜治疗方法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和感染等。术中出血影响操作视野,预先发现血管并根据血管管径大小进行预处理可有效预防出血;术后穿孔发生率为1.4%~10.4%,肿瘤大小和病灶处纤维化是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运用C02气体,可有效减少穿孔。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肠息肉的内镜治疗,不仅可治疗肿瘤,且可最大程度地保留器官的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内镜检查及治疗方法的普及与不断更新,及大肠癌筛查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得易及时诊断并通过内镜微创治疗。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