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改善肝脏纤维化 降低肝损伤 保护肝功能

时间:2018-08-02 18:27:00来源:未知作者: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血液内科 史晓丽 阅读: 105568

肝硬化是机体肝脏受损后肝细胞死亡、并以肝假小叶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一旦出现肝硬化,在未得到有效干预的情况下,其肝脏会逐渐发生脂肪变性、纤维化,甚至发展为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大多采用保肝、降脂等手段进行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于逆转肝脏的病理进程,如改善肝纤维化的效果甚微。

既往报道显示,水飞蓟宾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血清纤维化作用。为探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92 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

相关链接·试验用药

水飞蓟宾胶囊的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和水飞蓟宾,是由水飞蓟提取而来,具有促进干细胞再生及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可抗脂质氧化,通过清除肝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保持细胞膜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机体自身的解毒能力;水飞蓟宾胶囊还具有促进肝细胞膜再生、降低肝受损程度、保护肝功能的作用,能够刺激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进而起到抗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此外,水飞蓟宾胶囊对脂肪代谢也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可减轻患者肝脏内的脂肪浸润及沉积,为肝脏减压,进一步促进肝功能恢复。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维持细胞基础生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内的代谢物质,缓解细胞受损程度;可通过抑制氧化酶还原剂,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其对肝细胞的损伤,发挥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改善肝功能。

资料与方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 例。

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36~75岁,平均(54.06±1.58)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2.16±1.28)年。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19例;年龄34~78岁,平均(55.14±1.62)岁;病程3个月至6年,平均(2.57±1.3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中肝硬化相关诊断标准;依从性较好,能够配合完成治疗;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因其他疾病长期服药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肝功能损害者;伴有严重肾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本治疗研究药物过敏者。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脂、保肝等常规治疗,同时禁烟戒酒。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将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 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105 mg/次,3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5 周。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  显效:患者血清纤维化、肝功能异常指标减少≥4项; 有效:患者血清纤维化、肝功能异常指标减少≥2项但<4项;无效: 患者血清纤维化、肝功能异常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血清纤维化标志物  治疗前、治疗5周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

肝功能  治疗前、治疗5周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

不良反应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blob.png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PC-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PC-Ⅲ、LN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HA、PC-Ⅲ、L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blob.png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T、AST、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GGT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GG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blob.png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红斑2例、丘疹2例;观察组患者出现红疹2例、红斑1例、腹泻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726)。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肝硬化的方法,患者病死率较高,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延缓肝硬化患者疾病进程,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当肝硬化患者出现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时,其机体内会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成分(PC-Ⅲ、LN、HA),细胞外基质水平逐渐升高并进入血液,使细胞外基质成分可被检测,其作为血清纤维化的重要标志物,可衡量肝间质的损伤程度,对预测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作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HA、PC-Ⅲ、LN、ALT、AST水平均高于观察组,GGT水平低于观察组,提示水飞蓟宾胶囊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纤维化,降低肝损伤,保护肝功能;可提高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病情发展。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肝硬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肝硬化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A、PC-Ⅲ、LN 水平,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治疗安全性高。

(《内科》.2018,13:377~379)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