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终结结核病 基层医疗机构应有新作为

时间:2018-03-22 10:32:00来源:未知作者:罗兴能 阅读: 126294

image.png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全球估计有1040万结核新发病例;总计致死约170万人,结核病仍是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中国结核新发病例在90万例左右,患者发病数位居世界前三,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017年,国务院在《“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2018年1月,国家卫计委正式宣布启动实施中国2035年终结结核病行动。面对结核病防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笔者以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做好法律法规培训,强化依法防控  《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是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的根本遵循,要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明确法定职责,落实防控措施,切实做到依法依规履职。

要做好专业知识学习,强化规范诊疗  新版《结核病分类》、《肺结核诊断》即将于2018年5月正式实施。在这两项行业标准中,诸如将结核性胸膜炎纳入肺结核分类、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新提法、新技术需要基层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掌握,为规范开展诊疗服务做好知识更新和能力储备。

image.png

要做好结核疫苗接种,强化人群覆盖  有近百年历史的卡介苗对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的预防仍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结核高疫情的中国而言。作为减毒活疫苗,基层医疗机构在卡介苗接种中尤应注意接种方法、接种剂量、补种原则等工作规范,要重点关注辖区流动人群,实现适龄儿童卡介苗接种全覆盖。

要做好疫情发现报告,强化规范处置  基层医疗机构要大力推动医防结合,完善发现报告流程,细化奖惩措施,扎实开展疫情发现、报告、转诊、追踪等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认真做好社区学校、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结核疫情及时规范处置。

要做好社区健康促进,强化知识普及  基层医疗机构要紧紧围绕“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宣传和倡导”这一主线,针对辖区在校学生、老年人、结核病患者等不同目标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促进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意识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改善。

要做好患者健康管理,强化随访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扎实开展患者随访管理服务,不断提升面对面访视率,努力提供有效卫生服务,在提高患者特别是耐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医护人员自身感染防护。

要做好重点人群筛查,强化主动发现  作为辖区百姓“健康守门人”,基层医疗机构应准确评估辖区内结核高危群体,把结核病主动筛查与日常卫生服务结合起来,推动患者主动发现,如在HIV感染者随访,社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均可将症状询问、胸片免费检查等结核筛查服务纳入其中。 

要做好家医签约服务,强化全程关怀  肺结核患者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对象。全周期服务是基层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针对肺结核患者,家庭医生团队在其抗结核治疗结束后也应定期开展健康随访、健康关怀,实现对非活动性患者结核病复发的有效监测。

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吹响“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冲锋号角。“2035年终结结核病”是国家向世界、向全体国民做出的一项庄重承诺。在这伟大的新时代,只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撸起袖子加油干”,基层医疗单位和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在预防控制结核病这一古老而又常见的重大传染病的伟大征程中必将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下转第21版)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