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解决了当代一些重大疾病问题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郑真真
2月23日,第十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对络病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医师报》专访“络学研究40年卓越团队”获得者——温进坤教授与高彦彬教授,分享络病理论指导心血管病及糖尿病防治的成功经验和心得。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两千多年的时光里,始终未能系统建立。历代均有不少有识之士疾呼加强络脉及络病的研究。
理论发展的四大里程碑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高彦彬教授指出,络病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大里程碑。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络病的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络病的临床证治基础,创立了旋覆花汤、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等通络代表方剂;清代叶天士发展了络病学说,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使络病成为内伤疑难杂病的病机概念并记载了络病的临床表现与治法方药。
当代,吴以岭院士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系统整理络病理论,提出了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构建了三大理论框架,并研发了一系列通络新药,提高了当代重大疾病的疗效。
保护微血管 提高重大疾病临床疗效
高彦彬指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已经不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代谢病等。微血管病变是心脑血管病、代谢病的共性病理基础,因没有重大理论突破而难以提高疗效。
近年络病研究者对微血管病变相关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认识,拓展治疗思路,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如研究发现中药通心络可以保护心肌缺血区微血管,改善急性心梗无再流,缩小梗死面积;保护急性脑梗死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血脑屏障和神经细胞;保护糖尿病肾病微血管,抑制肾小球及间质纤维化,保护肾单位。参松养心胶囊对于心律失常,快慢兼治都有很好的效果。
从历史角度看,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络病理论,恢复它的历史原貌并丰富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面对威胁人类健康的慢病,应用络病理论拓展思路,研发新药,降低慢病严重的致死、致残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人工智能诊疗将走向前台——医生做好准备了吗
-
new肝癌免疫治疗的“路障”:胆汁酸 | 科普时光
2025-03-07 -
02-172025
慢病管理药先行 临床药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new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在精准治疗、功能保护越来越多地被重视的情况下,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成为胃肠疾病诊疗的一种趋势。
2024-12-24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何为巴林特小组?一文读懂
2017-02-23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