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吴永忠: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

时间:2017-03-09 16:14:32来源:未知作者:窦洁 阅读: 104733

肺癌的TNM 分期基于解剖学,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疗。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 7 版肺癌 TNM 分期标准是 2009 年颁发,至今有 6 年未更新。近期,UICC推出第 8 版肺癌 TNM 分期标准,对原有第 7 版分期做出了大量改变及补充。2月17日,肺癌多学科写作组(MDT)在南京成立,重庆市肿瘤医院吴永忠教授就第八版肺癌分期和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进行了阐述。他表示,现在早期筛查存在一定过度的情况,筛查一定要针对高危人群。

 

肺癌的第八版分期更科学

吴教授指出,第八版肺癌分期较以前更科学。从整体大小到特殊部位都有更加科学的改进,包括淋巴结转移的细分,对临床都产生了很多良好的影响。M 分期由过去的2级分为3级。该三类分法从统计学上来讲,是有科学依据的。寡转移病灶的概念得到认可,有助于临床更好的进行预后判断;也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这部分寡转移或寡进展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

第八版分期中,Ⅰ期分为ⅠA1、ⅠA2、ⅠA3。其中,N1上升为ⅡB;T3N2上升为ⅢB;T3/T4N3上升为ⅢC;Ⅳ期分出ⅣA、ⅣB。

吴教授认为,第八版分期有三方面的意义。

1.对于早期肺癌,一期肺癌以往放疗和手术存在一些争论。如今亚分期分类方法,可以考虑患者自身问题

2.对于B期患者,以往认为Ⅲ B期患者不能直接手术,需要修复后再进行手术。如今Ⅲ B和Ⅲ C期患者不再是这种情况,当然Ⅲ C期患者先做化疗的可能性不大。

3.对于Ⅳ期患者,更注重系统的治疗加胸腔放疗。

 

高危人群筛查

“现在早期筛查存在一定过度的情况,筛查一定要针对高危人群。”吴教授认为,肿瘤的高危人群筛查风险与受益并存,因此需要权衡利用。

高危人群按照标准分为两类。

 

第一类:年龄55~74岁  

        吸烟 30包/年

        仍在吸烟或戒烟不足15年

对于该类人群,吴教授推荐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并持续2年。需要指出的是,LDCT持续时间及结束年龄,目前尚存不确定性。

 

第二类:年龄>50岁

        吸烟 20包/年以上

        并且有一个额外的危险因素

    其中,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肺癌家族史、癌症史、肺部疾病氡暴露和致癌因素职业暴露。吴教授认为,二手烟虽引发广泛关注,但NCCN专家组不确定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数据也显示其致癌风险很低且不确定。

 

pet-ct在筛查中的价值

吴教授指出,pet-ct在肺癌筛查中存在4个方面的价值。

·真菌性疾病假阳性率较高;

·固体成分小于8 mm的结节和近横隔的小结节敏感度低;

·PET仅仅是确定一个结节是否有肺癌高风险的选择之一;

·怀疑恶性肿瘤:代谢高于周围肺组织,不考虑绝对(SUV)。

 

液体活检替代组织存在可行性

吴教授指出,体液活检有助于新的点的筛选和评估,针对患者的复发和转移,标准的采集有些困难,血液、尿液与组织块相比,从检查手段、检测目的到疗效都可以看出,一定程度上,体液代替组织块的液体活检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液体活检主要包括循环肿瘤DNA(ctDNA)、血浆游离DNA(cfDNA)和外泌体。其中,ctDNA可用于评估肿瘤分子异质性、检测肿瘤动态变化、寻找靶点、疗效评价和动态评估耐药的发生。Snyder等研究发现血浆cfDNA中包含的核小体可反应其组织来源,可能用来鉴别多原发、单元发、继发肿瘤。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