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姑息治疗范围 注重全程管理
新指南扩大了姑息治疗的适用人群,重视学科协作和症状管理,关注患者教育,加强心理指导,并再次强调将姑息治疗及时的、完全的整合到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不仅可以避免过度抗瘤治疗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家庭和照料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适用所有患者 贯穿治疗全程
新版肿瘤姑息治疗指南,在姑息治疗的定义中删去对 “特殊类型”患者选择的描述,指出姑息治疗是恶性肿瘤(包括血液系统肿瘤)整体治疗体系中的一部分。姑息治疗以患者、家庭和照料者为中心,采用最佳的治疗手段,着重于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的控制。同时根据患者和家庭的需求、价值观、信仰、宗教等,满足他们在社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姑息治疗的目标是预防和缓解痛苦,使患者达到和维持躯体、情感、精神、职业和社会行为能力的最佳状态,减轻患者的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为患者、家属和照料者提供最佳的生活质量。姑息治疗不去考虑疾病所处的阶段和其他治疗手段介入,应该与延长生命的治疗、疾病控制的关键性治疗同时进行。
姑息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涵盖肿瘤治疗的全程。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姑息治疗有不同的重点和明确的目的。医患双方在肿瘤诊断确立时,就应开始建立姑息治疗概念,对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将姑息治疗和各种抗肿瘤治疗手段相结合,使患者在最大程度上受益。
强调全面评估 注重全程管理
新指南将评估贯穿于编著的各个章节。强调在姑息治疗的全程都应该重视对患者躯体和心理症状的评估。包括初始治疗时对疾病的评估、症状评估以及对患者预后认知、社会心理需求、治疗需求等方面的评估。姑息治疗期间通过对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症状缓解度、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社会功能恢复程度、照料者压力缓解程度等进行动态评估,及时了解姑息治疗的疗效,不断调整、优化姑息治疗的治疗方案和治疗强度。
姑息治疗手段丰富,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在恶性肿瘤诊断时及时给予姑息治疗,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理解疾病及预后,确立客观现实的治疗目标。当患者能从抗肿瘤治疗中获益时,姑息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保障患者治疗期间较高的生活质量、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机以状态为主要目标。当患者不能从抗肿瘤治疗是获益时,姑息治疗应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症状为具体目标。对终末期患者,姑息治疗则为患者提供临终关怀和善终服务。
重视学科协作
注重症状管理
新指南继续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并在参与人员中去除了“从业护士”和“助理医师”,进一步规范参与人员的身份。
症状管理是姑息治疗的重要内容,贯穿姑息治疗始终。新指南强调明确病因、充分评估、积极预防和分级治疗的原则。在症状管理的章节中增加了对患者、家属和照料者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条款,通过提高三者对症状发生原因及症状控制意义的认知,提高治疗效力。并结合近年研究结果规范和补充了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呼吸困难、厌食、恶病质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处理方式。例如,新指南推荐对骨转移性疼痛采用短程姑息性放疗。在呼吸困难的处理中,将阿片类和苯二氮䓬类药物作为2A类推荐。在对恶心呕吐的处理中增加了舌下给药的途径。便秘的预防中删除了对多库酯钠胶囊剂的推荐,将渗透性通便药作为2A类推荐与缓泻药物联合使用。
新指南建议在对腹泻进行干预之前,先分析其发生原因和程度。并将腹泻的原因单独罗列,建议关注术后解剖结构变化和放射性肠炎对排便改变的影响。在对睡眠障碍的处理中将“α受体阻滞剂”和“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作为治疗药物进行2A类推荐。
在目前医疗条件下,以症状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肿瘤姑息治疗仍是肿瘤防治领域的一个重要措施。
关注患者教育
加强心理指导
新指南关注患者、家属和照料者三者的教育和引导。在新增条款中,从诊断时对疾病认知、预后判断的教育,到治疗过程中的疗效与风险的教育,再到临终前的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等均做了推荐和阐述。在患教的基础上,主张与患者、家属和照料者共同探讨治疗方案。
新指南关注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心理指导。指南指出长期持续的复杂心理障碍会影响机体机能。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紧张、抑郁及肿瘤造成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家属和照料者的痛苦。建议结合患者教育背景、宗教信仰和社会心理需求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和帮助,协助患者增进与亲人的关系,回归社会。治疗方法上增加了艺术和音乐等治疗手段。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人工智能诊疗将走向前台——医生做好准备了吗
-
new肝癌免疫治疗的“路障”:胆汁酸 | 科普时光
2025-03-07 -
02-172025
慢病管理药先行 临床药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new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在精准治疗、功能保护越来越多地被重视的情况下,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成为胃肠疾病诊疗的一种趋势。
2024-12-24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何为巴林特小组?一文读懂
2017-02-23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