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式创新变革肿瘤治疗
专访礼来周霞萍高级副总裁、薄科瑞高级副总裁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14年全球癌症报告估计,中国癌症发病数约占全球癌症发病数的22%,在18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癌症发病率位居第68位,居中等偏上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我国肿瘤防控形势严峻。
远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兼抗肿瘤产品及跨生化产品中国负责人周霞萍女士指出,我国肿瘤防控形势给政府、医疗界与制药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让肿瘤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临床亟需创新药。
2017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指出,至2020年肿瘤患者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与现在相比要提高5个百分点,至2025年要提高10个百分点。
周霞萍女士认为,为实现规划目标,一方面,政府已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我国肿瘤患者的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这都为制药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且成长迅速。“抗肿瘤药市场将会继续增长,对创新药物的需求也会增加。”周霞萍女士强调。
礼来中国运营宗旨:植根中国 造福中国
“礼来在中国运营的宗旨是‘植根中国、造福中国’。就像礼来与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新药研发公司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和记黄埔医药”)的合作一样,礼来不仅将自己实验室的新药带进中国,同时也乐于同本土高质量的创新型原研企业的合作,创建共赢环境,让患者更快地用上创新药,加快实现‘健康中国2030’步伐。” 周霞萍女士满怀激情地表示。
据介绍,礼来与和记黄埔医药在2013年10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新型靶向小分子抗癌药物呋喹替尼在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开发、审批和销售。呋喹替尼是由和记黄埔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新型选择性抑制剂。今年3月,呋喹替尼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Ⅲ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FRESCO”取得成功,和记黄埔医药将准备向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呋喹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呋喹替尼针对肺癌的关键Ⅲ期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此外,呋喹替尼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胃癌的三期注册性临床研究也将在今年启动。
谈及礼来选择与和记黄埔医药合作的原因,礼来中国外部创新高级副总裁薄科瑞(Kerry L. Blanchard)博士说,创新机制类似金字塔,最上层是颠覆式创新,是一种新机理、新药物或新分子。通常伴随高风险,研发成功率低,一旦成功其带来的价值非常巨大。而创新金字塔的中层即在药物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改进。金字塔底层即指工艺及具体制造技术方面的创新,可降低药品生产成本,加快加工速度。从金字塔般的创新机制来看,和记黄埔医药不仅关注底层、中层,还专注于顶层的颠覆式创新,不断地研发新分子药物和新产品。
“和记黄埔医药过去的发展及礼来与其合作的10年经验都告诉我们,和记黄埔医药富有创新力。”薄科瑞博士说,礼来希望通过与和记黄埔医药的这次合作,更好地实现呋喹替尼在中国的发展及上市,以期造福更多的中国肿瘤患者。
除考虑合作对象的创新研发能力、企业文化,合作承诺之外,合作领域也是礼来选择合作对象的重要考量因素,肿瘤、糖尿病、肢体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疼痛领域也是礼来专注的关键领域。
“近20年来,中国创新药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加速新药审批,加速新药在中国的上市进程,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等。中国进入世界舞台的必经之路就是要从底层创新转向顶层创新。”薄科瑞博士指出,包括礼来在内的跨国企业,正在用创新改变肿瘤治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人工智能诊疗将走向前台——医生做好准备了吗
-
new肝癌免疫治疗的“路障”:胆汁酸 | 科普时光
2025-03-07 -
02-172025
慢病管理药先行 临床药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new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在精准治疗、功能保护越来越多地被重视的情况下,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成为胃肠疾病诊疗的一种趋势。
2024-12-24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何为巴林特小组?一文读懂
2017-02-23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