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肠道微生态看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潘速跃教授表示,肠内营养不仅仅在于给人体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维持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和正常的肠道屏障。肠道微生态在维持免疫平衡、避免内毒素的吸收和调节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潘教授介绍,肠道微生态研究对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出以下启示:
尽早肠内营养 由于肠道的特殊营养机制,70%的肠黏膜营养直接从肠腔吸收,丁酸是结肠黏膜细胞首选的能量来源。同时,胃肠道的微生物也需要获得营养。因此尽早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和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补充膳食纤维的作用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有维持肠道菌群的作用。2015年将益生元定义为不能被消化,但可被肠道菌群代谢,对肠道菌群的活性和组成有调节作用,对人体有益的化合物。目前,已经明确的益生元包括:菊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
大量研究表明,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菊粉和低聚果糖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等致病菌的生长。可溶性膳食纤维还可抑制致病菌的肠道粘附。研究表明,丁酸可以提高脓毒症实验鼠的预后,减少重症腹泻的发生。
谨慎使用抗菌素 抗菌素的发明使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下降22倍,但也导致耐药菌的快速增长,并且是危重症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约37%的抗菌素使用是不必要的,在我国可能更加明显。
益生菌的使用 危重症患者与健康人群比较,肠道菌群出现快速、明显的变化,使有益于健康的菌群明显减少,致病菌明显增多。2014年的Meta分析表明益生菌能明显减少ICU患者的感染率。
此后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也表明机械通气的患者使用益生菌可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从50.4%下降至36.4%,总感染时间缩短约3 d。2015年加拿大临床实践指南修正时建议所有的ICU患者常规使用益生菌。
肠道微生态对机体代谢、免疫和神经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健康的肠道微生态有益于重症患者的预后,可溶性膳食纤维对维护肠道菌群具有重要作用。尽早使用肠内营养、减少抗菌素使用、补充膳食纤维或使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营养制剂和使用益生菌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改善患者预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人工智能诊疗将走向前台——医生做好准备了吗
-
new肝癌免疫治疗的“路障”:胆汁酸 | 科普时光
2025-03-07 -
02-172025
慢病管理药先行 临床药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new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在精准治疗、功能保护越来越多地被重视的情况下,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成为胃肠疾病诊疗的一种趋势。
2024-12-24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何为巴林特小组?一文读懂
2017-02-23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