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门静脉高压vs高血压

治疗理念差异的临床思考

时间:2017-07-18 15:40:15来源:未知作者:唐承薇 阅读: 202448

blob.png

唐承薇 教授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肝肺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降低门静脉压力可减少上述并发症发生,对于改善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门静脉高压症状的处理,多在其并发症发生后进行干预。相比之下,高血压一旦诊断明确,早期降压以保护器官、预防并发症已成为共识。高血压相关研究显著多于门静脉高压,政府、民众和医学界对前者的关注度也高于后者。目前,门静脉高压的早期干预意识存在不足,应从高血压防治中借鉴思路。

门静脉高压患者普遍存在以小血管舒张充血为特征的内脏高动力循环,严重肝病时主要脏器的病变与高动力循环关系密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十分复杂,从发病机制(图1)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各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造成血管扩张,使血管充盈不足,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激活压力和容积感受器,反射性引起水钠潴留,内脏循环血量增加,出现高动力循环表现。

blob.png

图1  门静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药物治疗是通过改变门静脉系统的血流紊乱状态,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防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同时,缓冲已经升高的门静脉压力,使门静脉系统血流达到新的稳态,从而延缓疾病的进程。当药物降压效果有限时,以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为代表的介入微创分流,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治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门静脉降压是避免门脉系统血管增殖、失代偿期肝硬化发展及保护多个器官的有效措施。

因此,门静脉降压不仅是治疗并发症,还是延缓肝硬化发展的方法。是阻断门静脉高压发展提供有效措施,可为肝硬化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