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打造医生“半成品”成“精品”
7月10~12日,无疑是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分水岭”。这三天里,李克强总理作出了关于医教协同的重要批示,第一次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如此高规格、高层次、大规模的重磅举措密集出炉,标志着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大幕正式拉开,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下大力气将医生“半成品”打造成“精品”。社会各界特别是医疗教育界人士纷纷发声,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之举。
曾益新院士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曾益新院士
医学教育就是精英教育
要把高等教育的质量放在更高的位置,高等教育经过大规模的扩招后,现在更需要的可能是内涵建设、质量建设。医学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也必须是精英教育。现在医生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对医生的要求注定医生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而我国也具有培养精英医生的总体能力和潜能。
张雁灵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张雁灵
医学教育仍存四大矛盾和问题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医学教育历史性的进步;是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加强医教协同,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建立了国家制度;二是创新了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三是促进医学人才结构更加科学,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有效衔接;四是为基层医疗机构等单位输送了大批人才。
但当前医学教育仍存在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1)培养人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3)医教协同统筹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4)支撑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王辰院士
中日医院院长 王辰院士
规范化培训
打造医师“成品”和“精品”
规范化培训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水平的治本之策。如果说,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作为医师还只是“半成品”,那么,只有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成为“成品”,进而,部分“成品”医师再经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精品”医师。
吴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吴岩
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线”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线”,此次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在院校教育方面,将着力从入口生源质量、过程深化改革、出口质量保障等环节全方位推进改革。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鼓励中央部门所属院校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促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在毕业后教育方面,一是加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医学本科毕业生接受住院医师培训全覆盖,培训合格证书全国有效;二是按照“个人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稳妥推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三是探索和完善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人员取得临床医学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具体办法。
詹启敏院士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詹启敏院士
医学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中国医学教育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医学人才总量不足,二是结构不合理,包括培养结构和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过去一年里,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了全科医学系,并通过国际合作成立全科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探索培养全科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紧缺人才。
北京大学医学部将继续加强实践型人才培养,通过学院教育和临床规培,培养优秀临床医学人才,同时将更多面向未来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家、医学思想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
赵玉沛院士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赵玉沛院士
住培制度是奠基石
住院医师培训是将医学生打造成大医、良医的基础,是医学生成就未来事业的奠基石。住院医师代表了中国医学事业的未来,肩负着实现健康中国的重任。
秦怀金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司长 秦怀金
着力补齐全科医生“短板”
全科医生是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秦怀金司长指出,目前医学人才队伍里面最短缺的一类人才就是全科医师,发达国家全科医师占医师总数的30%~40%,而中国只有6.6%的医师是全科医师,这直接影响了分级诊疗的推进。
针对全科医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此次改革将侧重于创新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实行“县管乡用”(县医院聘用管理、乡镇卫生院使用)的用人管理制度,保证定向生回得去、用得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提升基层卫生岗位的吸引力。
巴德年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 巴德年院士
综合大学医学院是建一流大学的重要“方面军”
综合大学的医学院应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军”参与一流大学的建设,并利用“985 工程”的条件发展医学学科,同时医学院更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和条件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综合大学也要学习、尊重、把握医学教育的规律,保持医学教育体系与医学教育管理体系的完整、统一,而不应该把好端端的医学教育体系肢解成若干亚单位或官本位气息浓厚的各自为政的“独立大队”。他指出要成为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医学院,必须办一流的医学教育,才能够在以往的良好基础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文历阳
同济医科大学原副校长 文历阳
正确认识医学教育专业认证
医学教育需要专业认证,目的是要在评判教育是否达到基本质量标准的同时,促进医学教育不断改进与完善以提升教育质量。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不仅仅是临床医学专业,更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自我检验和提高的过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人工智能诊疗将走向前台——医生做好准备了吗
-
new肝癌免疫治疗的“路障”:胆汁酸 | 科普时光
2025-03-07 -
02-172025
慢病管理药先行 临床药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new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在精准治疗、功能保护越来越多地被重视的情况下,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成为胃肠疾病诊疗的一种趋势。
2024-12-24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何为巴林特小组?一文读懂
2017-02-23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