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访谈/详情

【CSID2024 大咖专访】谢青教授:流感季抗病毒,科学用药是关键

时间:2024-12-13 14:05:28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08338
微信图片_20241213140028_副本.png


编者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寒冬季节,天气降温,全国各地相继进入流感高发季,医院儿科、急诊人满为患。流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群发性和传染性强。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流感相关知识,我们有幸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围绕早期识别流感高危人群、抗病毒治疗、儿童抗流感用药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以期规范临床流感预防和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水平。

                                                                 

感染在线:流感全人群易感,部分人群罹患流感后更容易进展为重症流感,甚至死亡等严重的结局。该如何早期识别高危人群?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转重症几率?


谢青教授秋冬季是流感高发季,降低流感重症,有几点非常重要,第一,识别高危人群或可能有重症化的人群,包括65岁老年人、儿童、有心血管、呼吸系统、肿瘤等基础疾病人群、正在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等,这些人群一旦得流感,很容易变成重症,增加死亡率,因此一定要高度关注这些人群,早期识别。第二,在流感季强调早诊早治,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有发烧人群,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现在有很好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一旦明确病原体感染,强调针对病原治疗。


感染在线:流感是自限性疾病,抗病毒药物说明书中写着48小时内用药。针对出现症状>48h的流感住院患者,还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谢青教授:针对出现症状>48h的流感住院患者肯定是需要治疗。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确诊流感,应该尽早抗病毒治疗,效果非常好。在48小时内效果非常好,越早治疗,清除病毒,流感病毒对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就会减少,也可减少重症化和降低死亡风险。超过48小时后也强调抗病毒治疗,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点,高危人群或重症化人群,即使超过48小时,也要尽早控制病毒,减少病毒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激活,减轻炎症反应。第二点,病人确诊流感后,通过抗病毒药物,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减少住院时间。如果病毒没有清除,将对机体免疫反应的激活,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会持续存在,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或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如果没有尽早清除病毒,可能会导致重症化甚至增加死亡。第三点,具有公共卫生意义,因为流感传播性强,即使超过48小时,排毒没有停止,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排毒时间,减少家庭接触人员或公共场所周边人群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感染在线:近年来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频发,一方面,要加强病原学检测,以期精准治疗。另一方面,传染病高发季节临床也会经验性诊疗来减少门诊等待时间、改善患者就诊体验。这两个方面应更好的结合?经验性治疗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谢青教授:流感季,急诊病人很多,原则上怀疑流感应尽可能做病原检测。流感抗原或核酸检测比较方便,针对病原结果可以目标性抗病毒治疗。但需要考虑季节,在流感季,9/10月份后,天气变冷,发烧及呼吸道症状的患者非常多。患者到发热急诊就诊,等候时间长,在此环境下,只要有一个流感患者,周边等待的人群也会受影响,因此可以考虑经验性治疗,第一时间抗病毒治疗,缩短排毒时间,减轻症状,避免在发热急诊逗留时间过长,增加传播风险。此外,对于患者也降低了高危人群重症化的危险。临床医生既要规范使用抗病毒治疗,也要根据情况经验性治疗。有些病人先经验性用药,可以避免重症化,减少住院,降低传播风险。同时做病原检测,等结果出来后,调整治疗方案,医生要权衡好这样的矛盾关系,最关键的是让病人尽早治疗。


感染在线:最近在流感领域公布了一项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CENTERSTONE)数据,发现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在给流感病人用药后,可以减少传播给家庭接触者的风险。请您从临床角度,谈谈CENTERSTONE这项研究结果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谢青教授:玛巴洛沙韦作为抗流感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疗效和安全性都非常好,使用方便。对感染科医生而言,流感病毒感染后传播性强,CENTERSTONE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对流感患者尽早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家庭密集人员感染风险,从预防角度看意义重大。从第五天的研究数据看到,与安慰剂相比,使用了玛巴洛沙韦可显著降低29%的家庭内流感传播风险,到第九天家庭内传播的风险降低为30%,对社会也有很好的贡献。感染科医生不仅仅要治疗病人,更多的要保护好周边人群。流感传播性非常强,如果是医护人员感染,一定要用药。因为医护人员每天接触患者,如果没有尽早抗病毒治疗,就会把病毒传播给所接触的患者。因此,从CENTERSTONE数据看,无论是家庭场景的研究,还是社会上特别是医护人员,更加要注重积极治疗,才能降低公共卫生的传播风险。


感染在线:流感药,孩子服药困难,又需要天天喂药,您有什么好建议吗?


谢青教授:儿童患流感的机会还是比较大,如果儿童罹患流感,有一些也会发展成重症、肺炎,影响生命。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对儿童意义重大,因为儿童不太喜欢每天吃药或是不太适应片剂,而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从药物剂型上进行了非常好的改变,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吃一次就能很好的控制病毒排毒,使用药物依从性更好,而且口感是草莓味,更易于接受。


本次访谈中,谢青教授指出流感传播性强,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科学合理的抗流感用药。谢教授认为玛巴洛沙韦作为抗流感药,其疗效和安全性都非常好,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防治流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你我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面貌!


谢青教授简介

微信截图_20241213140230_副本.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第十、十一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第二届上海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委、上海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副主编、《肝脏》杂志主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十佳公共卫生工作者、五洲女子科技奖和第一届“医树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感染和肝病领域Top杂志NEJM、BMJ、Lancet(gastro & hep)、J Hepatology、Hepatology、CID、J Infect Dis等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五一巾帼创新奖、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