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中国介入呼吸病学实现跨越式发展

时间:2017-08-10 16:45:33来源:未知作者:李强 阅读: 141303

blob.png

介入呼吸病学成为

现代呼吸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介入呼吸病学”是指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微创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其兴起是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可弯曲支气管镜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之后,尤其是其近20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激光、电凝、冷冻以及各种材料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各种以支气管镜、胸腔镜以及经血管导管介导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进而形成了介入呼吸病学的雏形,并日益成熟。

正因为近年来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和进步,不仅确立了介入呼吸病学在现代呼吸病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呼吸病学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可以说介入呼吸病学已经成为了现代呼吸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国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历程

2010年至今  成熟期

进入到2010年以后,伴随着我国介入呼吸病学临床诊疗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以及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介入呼吸病学可谓是真正进入到了成熟期,其标志在于各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变得更加规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大幅度减少;并发症的处理亦更加自如;临床研究的水平逐步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多层次的培训体系日益完善;医工结合更加紧密,产品研发有了良好的开端。

可以说中国介入呼吸病学的整体水平已处于国际的先进水平,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进而获得国际领先的优势。

1980-1995年  快速成长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期间,国内一批公派出国进修学习的呼吸专科医师,有机会接触到了国外先进的介入呼吸病学的相关技术,并将其引入到国内。

与此同时,国内一批从事介入呼吸病工作的先驱们除了积极地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引入国内进行消化、吸收,并创造性地将一些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同时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将国际知名介入呼吸病学专家请到国内来传经送宝,并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出国参观学习,进而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介入呼吸病学与国际的接轨,最大限度地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并逐步建立起中国介入呼吸病学的临床诊疗体系。

1995-2010年  初始期

在初始期,我国呼吸界前辈们将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术应用于临床,极大提高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限于当时条件,治疗方面开展的工作较少。

我国介入呼吸病学实现跨越  需做好四方面工作

我国介入呼吸病学经过30余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如何实现弯道超车,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战略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超越,必须要做4个方面的工作。

★ 要选好突破口,即选好重点病种。对于介入呼吸病而言,肺癌的诊治,尤其是早期肺癌的介入性根治是最有前景的领域,一旦实现了突破,前景将不可限量。

★ 要敢于创新。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走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模式,从而获得颠覆式的创新成果。

★ 要加强优秀后备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努力锻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介入呼吸病专科医师队伍。

★ 加强国际交流,努力开展国际间的科研合作,充分发挥我们的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力争形成共赢的合作机制。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