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夏云龙: 肿瘤心脏病学方兴未艾

时间:2017-08-24 11:19:41来源:未知作者:杨进刚 许奉彦 董杰 宋箐 武冬秋 赵佩 阅读: 132598

blob.png

有关肿瘤心脏病学,欧美国家肿瘤对此研究开展比较早,早在2009年,国际肿瘤心脏病学会成立。而在中国,肿瘤心脏病学才刚刚起步。

今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牵头组织了国内外十多家三甲医院心脏科、肿瘤科、心脏超声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重点讨论了学科命名及定位、多学科合作建设、肿瘤心脏病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宣告“ 肿瘤心脏病学”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正式建立。

夏云龙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肿瘤心脏病学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是对长QT综合征的关注,他们研究发现,更多的长QT综合征在脑血管病患者、肿瘤患者、肾脏病患者及电解质紊乱患者中的发病率要高于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对于肿瘤患者,存在长QT综合征的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0%,远高于同等病情但不合并长QT综合征的患者。

夏云龙指出,目前,癌症患者生存期越来越长,有数据显示,我国肿瘤患者近50%可带病生存,因此肿瘤药物治疗的心脏毒性不可忽视。

美国一项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通过对1807例肿瘤患者随访7年发现,51%死于癌症,33%死于心脏病并发症。化疗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已经严重干扰了肿瘤的正常治疗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心脏影响最明显的化疗药物是蒽环类药物。研究显示,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肌病2年死亡率可达60%。而有研究显示,心脏病科医生参与肿瘤患者的诊疗,应用心脏病治疗药物干预,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

但是目前国内有关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指南较少,有关肿瘤心脏病学理念的提出也仅仅是个别学者提出,心脏科医生对此关注也比较少。

夏云龙介绍,心脏-肿瘤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标志物监测心脏毒性;左室功能不全在化疗中的鉴别诊断;辐射和心血管并发症;放疗时心脏装置的检测;心电图QT 间期监测;心包积液;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心脏肿块的评估;良性心脏肿瘤管理;恶性心脏肿瘤管理;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药物;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肿瘤治疗;肿瘤患者心脏治疗的评估;肿瘤与心脏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blob.png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