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非主流”治疗

时间:2017-09-22 12:56:37来源:未知作者:▲ 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康健 阅读: 103395

blob.png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个体化治疗研究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热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慢阻肺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疾病,其在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对治疗的反应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识别患者的不同临床表型和风险,可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实现优化治疗和改善疾病预后。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参考指南推荐,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何平衡治疗方案的获益与风险?

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可通过临床观察识别,如慢性支气管炎表型、肺气肿和急性加重表型等,也可通过无偏差分析发现。近年来,慢阻肺表型在指导治疗中的意义已逐渐显现,如磷酸二酯酶-4(PDG-4)抑制剂罗氟司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内科性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黏液溶解剂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治疗价值等,这些尚未成为GOLD推荐的稳定期慢阻肺“非主流” 治疗方法也应引起关注。

blob.png

康健教授在《关注慢阻肺的“非主流”治疗》报告中结合经典案例评价了黏液溶解促排剂、PDG-4抑制剂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内科性肺减容术等“非主流”方法在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中的价值,包括:

★祛痰药(黏液溶解剂):

慢阻肺患者气道内产生大量黏液分泌物,可促使其继发感染,并影响气道通畅,应用祛痰药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尤其是对有黏痰的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桉柠蒎、盐酸氨溴索等。其中桉柠蒎对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避免反复发作,同时对肺功能下降也可起到缓解作用,且对慢阻肺病理下气道黏液高分泌和纤毛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抗氧化剂:

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会导致氧化负荷加重,促使其病理生理变化。应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可降低疾病反复加重的频率;但对于N-乙酰半胱氨酸在慢阻肺的诊疗作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存在一定争议;

★PDE-4抑制剂:

PDE-4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环腺苷酸降解来减轻炎症。该类药物中罗氟司特已在某些国家被批准使用,虽然没有直接发挥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但对于存在慢性支气管炎、重度至极重度慢阻肺、既往有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罗氟司特可使需用激素治疗的中重度急性加重发生率下降;

★茶碱类药物:

可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在治疗慢阻肺中应用广泛。该药还有改善心搏出量、舒张全身和肺血管、改善呼吸肌功能及某些抗炎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可通过降低气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释放,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红霉素,可显著提高弥漫性全系支气管炎(DPB)患者的生存率,且老年组尤为显著。但目前在我国尚不推荐用于稳定期慢阻肺的治疗。

 

微信版最终.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