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1-07 总第43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1-07 总第436期
返回上层

医师报十大重要报道

发布时间:2016-01-07来源:《医师报》作者:陈惠 许奉彦  阅读: 69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1、关键词:茶水发炎

2007年 “茶水发炎”医媒误解的开端   

image.png


2007年,浙江某媒体为验证医生医德和医术,导演出“茶水尿检”事件。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茶水发炎”事件引发的关于医德发炎,还是记者良心发炎相关的网页飙升到195万个。

全国近百家三甲医院的检验医师自发组织,设计相同的实验,再次对茶水进行检验,希望用结果告诉媒体和大众,并不是医院和检验医师出了问题,而是少数媒体的“胡闹”。在第一时间,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对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最新进展,呈现了全方位、科学、权威的深度报道。

影响:事后原卫生部表态,与《医师报》的立场一致。我们对整个事件的报道把握准确,有始有终。该事件被认为是医患关系走向恶化,尤其是媒体被视为走向对立面的真正开端。


2、关键词:医学新闻立法

2007年 喊出医卫界“医学新闻立法”的呼声

image.png

与国外记者的专业背景不同,我国医药卫生记者缺少门槛,很多进入这个领域的都是刚毕业的新闻专业学生。因此,常常会有类似“茶水事件”的报道发出,让人啼笑不得,严重者更影响行业发展,影响医疗环境。

为此,本报特别策划了这篇深度报道,探访医学界、法律界、新闻界、教育界人士,共同呼吁尽快为医学新闻立法,加强对新闻记者执业操守的引导,把好医学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关口,杜绝不实事件的发生。

影响:尽管至今仍未实现,但医学新闻立法报道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央视、新华网、新浪、搜狐、人民网等国内主要媒体网站转载。


3、关键词:侵权责任法

2009年 侵权责任法:为举证责任倒置松绑

image.png


医卫界从没有一部法律,如此广泛的征求意见,也没有一部法律做到如此系统和细致。从2002年的“出生”到2010年实施,《侵权责任法》整整经历了8年的时间。2009年,《侵权责任法(草案)》三审稿第七章删除了“举证责任倒置”的条款,《医师报》邀请法律界和医卫界相关人士作了法条梳理和分析,帮助广大医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应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记者手记:从举证责任倒置实施到删除,期间《医师报》所做报道不下20次,每一次都与医学、法学专家共同不遗余力地呼吁。


关键词:

2010-2015年 保住逐渐消失的救命药和便宜药

image.png


救命药、罕见药、便宜药,往往是最对症的药,而医务人员面对疾病恶魔的挑战,有时却因为没有合适的“武器”而败下阵来,这让医生无奈,让患者痛苦。从2010年21.74元的甲氨蝶呤、0.21元的麦角碱、60元的BT-PABA、0.3元的青霉素,到2011年鱼精蛋白,再到2015年的抗蛇毒血清,《医师报》一遍又一遍地呼吁,政府要发挥调控职能,既要防止某些药品暴利,又要调整某些零利润或者过低利润的药品,使其利润合理化。规范“紧缺药品”的定价机制,做到公开化、规范化、科学化。

记者手记:尽管此类药物还面临着“消失”的命运,但《医师报》对此的关注从未间断,并将不断关注下去,期待更多媒体同行为挽救救命药和便宜药的命运出力。


5 关键词:博士医生

2014年 博士医生出走  谁之过?


image.png

2014年,部分省市医疗机构只招收博士的招聘信息集中出现,《医师报》记者对此现象进行了报道。

文章刊登后,有医师爆料,博士医生在市级三甲医院被“排挤”的现象严重。于是,本报记者深入当地采访,发出了《被“驱逐”的博士医生》和《博士出走:怨“种子”还是怨“土壤”》两篇文章,力图找到博士医生出走之因,并为博士医生如何应对自己当前处境作出解答。

影响:该系列报道发出后,网络上多家媒体进行转载,当地市级领导约谈医院院长,事件也引起了医院管理层的重视。而系列报道也获得了省部级新闻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