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1-07 总第43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1-07 总第436期
返回上层

国人特色研究报道

发布时间:2016-01-07来源:《医师报》作者:赵佩  阅读: 528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大数据

471 446例资料分析西南地区房颤患病率增20


解放军总医院王玉堂等发表的研究显示,2001-2012年,我国西南地区房颤及房颤相关卒中负担大幅增加,尤其是极老年人群(≥75岁)。该研究采用我国云南省医疗保险数据库,共分析了471 446人的资料,合计1924 975人年。11年间房颤患病率增加20倍,房颤相关卒中患病率增加13倍。(Chest.2015,147:109)


200万余例患者评估我国七成急性肾损伤被漏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莉教授等进行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的调查发现,急性肾损伤(AKI)已成为我国巨大的医疗负担,存在诊断和治疗严重不足的问题。(Lancet.2015,386:1465)


研究者共评估了2013年在我国大陆地区22个省44家医院就诊的200万余例患者,并对2013年1月和7月就诊的374 286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审核以确定AKI诊断。据估测,2013年我国有140~290万AKI患者住院。


222 773例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早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等调查发现,我国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病风险,非致死性心血管病的患病率更高,且该风险主要与这些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较长相关。(Lancet.Diebase Endocrinol.2015年12月15日在线版)


研究者采用2012年中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系统(CNHSS)数据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涉及全国630家医院的222 773例2型糖尿病患者。


注册研究

冠脉旁路移植术注册研究系列报道


阜外医院胡盛寿、郑哲教授等联合美国医疗质量评估专家Harlan M. Krumholz等对我国43家医院冠脉旁路移植(CABG)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单纯CABG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 2.2% 和 6.6%,但各医院以及各地区间存在明显差距。


研究者应用中国心脏外科注册研究(CCSR)中的数据,对8739例患者进行了评估,CCSR中纳入的患者约占我国接受单纯CABG手术患者的1/4。(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2,5:214)


国家卒中注册研究系列报道


中国国家卒中注册研究(CNSR研究)是中国第一项全国性的卒中注册研究,它为评价高血压对缺血性卒中各亚型(TOAST分型)复发的影响提供了研究平台。医师报对该注册研究做了一系列报道,如王拥军教授等公布的CNSR研究提示,我国仅2.4%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3 h内接受溶栓治疗,1/4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糖尿病且预后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卒中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以及影像学检查至溶栓时间均显著延长。(Stroke.2011,42:1658)


我国脊柱损伤患者注册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刘鹏教授等公布了我国首个全国性脊柱损伤流行病学数据。该研究显示,2001-2007年,我国脊柱损伤病例占所有创伤病例的4.58%,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机动车事故是最主要原因;腰椎损伤的治愈率最高,颈椎损伤患者预后最差。(Spine.2012,37:1310)


研究者利用中国创伤数据库,对2002-2007年我国脊柱损伤患者的发生率、病因、损伤节段分布和预后进行了分析。2002-2007 年我国共 82 720 例脊柱损伤患者,占所有创伤病例的4.58%,脊髓损伤和骨折脱位分别占16.87%和7.17%。


CSTAR 登记研究:红斑狼疮多累及血液系统和肾脏


北京协和医院曾小峰教授等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和研究组(CSTAR)登记研究,揭示了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女性为主,平均发病年龄29岁,血液系统疾病、肾病并发率高,而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较低。


研究覆盖30个省104家风湿病诊疗中心。(Lupus.2013,22:1001)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研究


针对中国2003-2005年诊断癌症患者生存情况,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首次发布人群癌症生存数据。(Int J Cancer.2015,15:136)

分析纳入21个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处中17个登记处的数据(138 852例),在所有癌症,年龄标准化5年相对生存率为30.9%;女性乳腺癌生存率较高,其次是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而肺癌和肝癌生存率低;女性患者生存率普遍高于男性。所有癌症患者中,农村患者生存率约为城市患者的一半;除食管癌,各主要癌肿各地区生存比例相似。


生物标记物

血清DKK1蛋白可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覃文新研究组在《柳叶刀·肿瘤学》刊发生物标志物Ⅱ期试验研究论文,证明DKK1蛋白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肝细胞癌的血清诊断。


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一流的临床肿瘤学和肿瘤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血清蛋白标志物Ⅱ期试验研究论文。(Lancet Oncol.2012,13:e464)


我国学者发现最新肝癌预警指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崇雨田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庄诗美教授团队,通过对1416份血清标本的检测分析,建立了可早期预警肝癌的miRNA分类器。与目前常规采用的肝癌预警指标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相比,miRNA分类器可提早1年发现肝癌。肝癌患者血清中7种microRNAs组成的分类器比AFP有更高的敏感性。(Lancet Oncol.2015,1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