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周思) 9 月 12 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主 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 签、盲法终点、非劣效性的Ⅲ期 临床试验 ORIGINAL 研究结果 公布。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发病 4.5 h 静脉溶栓窗内的急性缺血性 卒中患者,使用替奈普酶(TNK) 在 90 d 时的良好功能结局方面不 劣于阿替普酶,且安全性相似。 (JAMA.9 月 12 日在线版)
该研究历时 2 年,纳入来自中 国 55 家分中心的 1504 例急性脑血 管病患者,其中 1489 例患者被 1:1 随机分配,替奈普酶组纳入 744 例 患者,阿替普酶组纳入 745 例患者。
研究人群的中位年龄为 66 岁,女性占 30.4%,中位 NIHSS 评分为 6.0。除 3 例患者之外, 所有患者均在卒中发病 4.5 h 以 内接受溶栓治疗,大约一半的 患者(53%)在 3 h 以内接受溶 栓治疗。两组中共有 373 例患者 (25.5%)在基线时进行了 CT 血 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130 名患者(35.0%)发现血管闭 塞,主要发生在 M1 段。
研究结果显示,90 d 良好功 能结局(mRS 评分为 0 或 1)方面, 替奈普酶组比例为 72.7%(532 例) 患者、阿替普酶组为 70.3%(515 例 ) 患 者( 调 整 RR=1.03, 95%CI 0.97~1.09,P=0.003), 其 下限高于预先定义的非劣效性边 界(0.937)(图 2)。
安全性结局,根据 ECASS Ⅲ 定义 的 症 状性颅内出血,替奈 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均有 9 例 (1.2%)。替奈普酶组有 3 例患 者死亡,阿替普酶组有 5 例患者 死亡。亚组分析表明,> 80 岁患者 接受替奈普酶治疗有获益趋势,在 其他预设亚组中主要结局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