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9-19 总第85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9-19 总第854期
返回上层

总第854期

发布时间:2024-09-19

人物

标题导航

解救被困在时间里的 TA

发布时间:2024-09-19来源:《医师报》作者:融媒体记者 张 玉辉  阅读: 8855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张 玉辉)很多人认为“老糊涂”是 自然现象,无需处理。实际上,“老 糊涂”可能代表老年期痴呆,常 见如阿尔茨海默病(AD)。AD 是一种进行 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逐年恶化的 记忆、言语等功能损害及精神行为改变,严 重影响日常生活。AD 患者最终会忘却一切 , 包括自己。所以,他们不是老了,而是病了。

   大部分疾病都能预防,AD 也不例外。 华西医院记忆障碍 MDT 团队神经内科陈芹 教授表示,AD 或老年痴呆通过早期的精准 诊断以及个体化干预,可以按下疾病进展 的暂停键。华西医院记忆障碍 MDT 团队负 责人况伟宏教授呼吁,要从医疗、社会及 媒体等多方努力,提高大众对疾病的认识, 在早期阶段进行预防并延缓病情进展,让患者享有更长时间有尊严和高质量的生活。

1727795708380.png

                                                                                     AD 的多学科综合干预与新治疗方向探索

    况伟宏介绍,30 多年前,华西医院 成立了记忆障碍 MDT 团队,专注于 AD 及 相关痴呆的全程干预。该团队帮助许多患 者有效延迟认知症出现或恶化,提升了生 活质量,减轻了照料者的负担。他指出, AD 有明确的大脑病理特征,如老年斑、 神经原纤维缠结和海马萎缩。早期症状常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伴随情感淡漠、敏感 多疑等心理变化,后期可能出现帕金森样 症状,因此单纯依赖临床症状难以确诊。

    华西记忆障碍 MDT 团队由神经内科、 精神科、老年科、神经影像科及临床心理 科专家组成,共同参与诊断、治疗和康复。 这种整体观有助于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允许 从多角度提供个性化治疗,并增强患者及家 属对疾病的理解,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

                                                                                         耐心、坚持 理性看待治疗效果 

   通过早期干预与合理治疗,AD 病程可 以得到有效控制,但我国早期识别与就诊情 况不佳。况伟宏指出,患者及家属缺乏病情 认识和治疗动机,加上治疗效果不如传统 疾病立竿见影,导致治疗意愿不高。华西 医院记忆障碍门诊日均接诊 150 至 200 人, 多数患者因记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而来, 如忘记近期事件、重复提问、忘记关水关火 或银行密码等。语言障碍、情绪行为变化, 如多疑或不当行为,也困扰着患者及其家庭。 

    陈芹提到,因认知不足、不配合治疗 导致悲剧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一位患者 因强烈抵触治疗,在病情恶化后一年半出现 严重进食障碍,需插胃管,最终因营养不良 引发器官衰竭去世。况伟宏表示,患者抗拒 治疗有多重原因:一些人认为认知症是衰老 自然结果,治疗无效;现有药物副作用多; 患者和家属期望过高,希望快速恢复认知 功能。况伟宏强调,治疗效果需长期坚持, 呼吁大家科学理解、合理期望治疗成果。 

                                                                                     全网、全覆盖 提高基层诊断水平 

    我国目前约有 1000 万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预计到 2050 年将超过 4000 万人。况伟宏指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基层记忆障碍门诊普及有限,导致许多患 者无法及时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当前 AD防控工作重点在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及推动新药研发。

    陈芹分享了一位不典型 AD患者李阿姨的 案例。李阿姨退休后出现开车迷路等症状,最 初被认为眼睛问题,多次眼科检查无果。随症 状加重,出现抑郁和睡眠障碍。华西医院通过 PET-CT确诊她患有后部皮质萎缩型 AD,并制 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效控制了病情。 

   为避免类似误诊经历,2021 年,在国 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华西医院牵头建立 四川省三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涵盖筛查、 治疗到全程管理。该网络的第一级是记忆 防治中心,负责认知障碍筛查及全程管理; 第二级是高级认知障碍中心,位于三甲医院; 最高级为核心高级认知障碍中心,如华西医 院,负责制定标准和培训。这一体系为基层 医生处理认知障碍疾病提供了支持。

                                                                                  新药、新进展 AD 治疗迎来新方向

    近年来研究表明,AD 患者在出现痴呆 症状前15至 20年,大脑已发生病理性变化, 如淀粉样蛋白沉积和过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 缠结。基于此,AD 诊断已从传统痴呆期提 前到非痴呆期,为干预提供了宝贵时间窗。

    约 15 年前,况伟宏诊治了一位记忆严 重衰退的患者。通过专业评估和磁共振扫描, 确诊其进入轻度痴呆阶段,并伴有明显的海 马萎缩。通过积极应对,采用认知康复方法, 患者至今仍能自理生活,精神状态良好。

    近年来,针对 AD 的新药物和治疗方法 不断涌现,如国产药物甘露特钠,通过脑肠 轴干预抑制神经炎症,可系统治疗 AD。该 药物已被纳入国家医保,成为认知障碍患 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况伟宏认为,随着对 AD 病理机制的深入研 究,未来治疗策略将 更加多元,包括靶向 药物、神经保护治疗 等,为 AD 治疗领域注 入新活力,向战胜这 一顽疾迈进一步。

A-P006-N90092-1-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