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 记者 杨瑞静)如何保障 和改善提升公益性,是 全社会都关心的话题, 也是医改的重点任务。
9 月 12 日,在国务 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 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 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 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 重点从建立公立医院编 制动态调整机制、建立 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 费机制、完善公立医院 薪酬体系等四个方面作 阐述。其中,雷海潮将 薪酬制度改革总结为: “两个允许”政策落地, 并“做好三个结构调整”。
与物价水平同步
“两个允许”意味 着有关部门在核定公立 医疗机构人员绩效工资 时,要把总量核准,要 动态调整,使医务人员 的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 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 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 值,鼓励优劳优得、多 劳多得。
提升固定收入占比
“三个结构调整” 包括:第一个结构调整, 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把 公益性作为基本出发点 和落脚点,逐步缩小公 立一、二、三级医疗机 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 差距;第二个结构调整, 逐步缩小医疗机构内部 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 间薪酬待遇差距,使儿 科、病理、精神卫生、 麻醉、全科、产科等相 对比较短板弱势的专业 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得到 改善;第三个结构调整, 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 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 例,适当调控灵活收入 奖金部分的比例,使之 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定位, 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 多钻研技术,多提供良 好服务。
“要保障和改善公 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加强综合监管,严控医 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雷海潮强调,今后将进 一步探索完善相关措施 并加以推进,使公立医 院公益性持续提升,人 员积极性得到调动和保 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形 成良性循环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