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的脉波上升时间可能延长。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老年人(≥60岁),下肢脉波可能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准确且简便的工具,同时也是死亡的预测因子。(Hypertension. 2016年1月18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基线时每个心动周期脉波的上升时间与男性和女性的踝臂指数均显著相关;相较于CT血管造影,其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80%。
此外,在中位随访5.9年期间,共发生366例全因死亡和183例心血管死亡。校正Cox回归分析显示,每个心动周期的脉波上升时间≥21.7%可显著预测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其相应的HR分别为1.98和2.29,而踝臂指数≤0.90的相应HR分别为2.10和2.44。
研究者采用肢体容积描记法记录了左踝和右踝的脉波,并计算了每个心动周期上升时间所占百分比。同时,比较了相对于传统踝臂指数(4055例)和CT血管造影,脉波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