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9-28 总第51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9-28 总第519期
返回上层

总第519期

发布时间:2017-09-28

肿瘤

标题导航

Create-X研究结果解读 新辅助治疗热点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28来源:《医师报》作者:杨宁  阅读: 57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分子分型对于乳腺癌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乳腺癌进入“分子时代”,金锋教授表示,“分子时代”之后“如何将乳腺癌的分子背景与新辅助、辅助和晚期解救治疗有机结合起来”“新辅助治疗后的PCR或者残留病灶是否可以对进一步的治疗产生指导意义。”值得思考。

近期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的CREATE-X/JBCRG-04研究,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后的不同亚型人群,来选择是否给予术后卡培他滨辅助治疗,并评估相关疗效。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pCR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DFS及OS,而综合评估治疗的获益与不良反应也同样支持该类患者新辅助治疗后接受卡培他滨辅助治疗。该研究被评价为新辅助化疗后未达到pCR患者的重大发现。在此之前大多数学者并不认可更多的化疗会带来生存获益。

2014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CTNeoBC汇集分析显示:侵袭性肿瘤亚型(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有更高的pCR率,且其pCR可很好的预测预后;侵袭性较低的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乳腺癌,PCR对远期预后价值不大,该类患者的总体预后可能更多获益于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负荷(RCB)与预后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其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中的预后意义亦有差异。

MD安德森(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者研发的Neo-Bioscore预后评估系统,综合了肿瘤生物学特征以及对治疗反应性的主要信息,可能是目前为止预测远期预后更客观的指标,同时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强化治疗亦可提供参考,但其评分系统所涵盖的肿瘤生物学信息尚不全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CREATE-X研究所引发的另一个矛盾焦点是,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pCR的HR阳性亚组患者。亚组分析表明该组患者获益与总体一致,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考虑可能与HR+预后好,相同的随访时间,事件数更少,亚组样本量不够有关。那么HR+非PCR亚组强化化疗是否获益?该类患者术后化疗与内分泌是序贯还是联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卡培他滨在非PCR患者强化治疗以及解救治疗中所取得的进步使其正由晚期走向辅助治疗,目前有很多进行中的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杨宁  整理)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