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9月18-20日,201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与第17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作为高血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本次会议吸引来自国内外的2000余位高血压及相关领域的同道齐聚北京,共享盛宴。
本次会议结合国内外高血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基础研究、临床实践到疾病管理,从高血压到糖尿病、肾脏病等其他学科,全方位探讨了高血压的防治及相关疾病的管理方案。大会主席吴兆苏教授介绍,本次会议特别对国家级获奖研究进行了展示,紧跟时代步伐,新增设精准医学与高血压、远程/移动医疗与血压管理等专场,并对高血压指南修订进行讨论。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 Norman Campbell
高血压防控五大建议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Norman Campbell教授介绍了目前全球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以及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现状。
Campbell教授指出,2011年,联合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高级别会议设定了全球慢病防控目标,要求到2025年将慢病所导致的过早死亡降低25%,对未控制好高血压的患者在现有的水平上降低25%,盐摄入量降低30%等。
目前的高血压防控状况仍然严峻,为实现2025年目标仍需努力,Campbell指出。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摄入食盐过多、钾盐摄入过低、超重、久坐不动、酗酒分别使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32%、17%、32%、17%、3%。”Campbell教授说,“因此,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积极进行高血压预防,可有效控制血压。”Campbell教授重点介绍了限盐在高血压防控中的作用。
在限盐方面,我国专家也作了很多工作,如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专门成立高盐评估及血压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也致力于盐的研究,并有多项研究发表。
为应对高血压形势应做到五点
第一,应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全球高血压防控计划;
第二,应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包括初级保健人员)建立高血压防控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应制定适合本国或本地区的高血压管理指南,且指南应易为所有初级保健人员所理解,并能得到其支持;
第四,国家应出台一些政策(尤其是限盐等)来预防高血压及其他慢病;
第五,可通过世界高血压联盟及国际高血压学会等机构共享高血压防控策略。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 吴兆苏
中国高血压防控那些大事儿
吴兆苏教授介绍了中国高血压防控进展,他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文化环境变化,加速了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已是中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在防治上,吴教授指出,预防是根本,重点是健康教育和社区防治计划。政府主导是成功的关键,此外,其他支持措施也至关重要。
吴教授强调,我国过去已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已在高血压、心血管病防治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人群高血压防治“三率”已得到改善,中国居民卒中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今后需要更多的行动和政府支持。非政府组织和社区也将起重要作用。另外,国际协作不可或缺。
吴教授介绍,我国首钢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及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取得了成功经验,此外,其他高血压/心血管病防治计划也取得成效,如上海市闵行高血压防治示范区,浙江、甘肃、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均取得可喜成果。
另外,我国进行了多项高血压大型循证研究,如CNIT、STONE、 Syst-China、FEVER、CHIEF研究,并参与PROGRESS、HOPE-3等国际研究,并有多项研究纳入国际高血压指南中。
我国防治高血压十大举措
☆2009年政府制定的新医改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社区管理高血压8500万人;
☆城乡居民医药费支付制度改革,如新农合;
☆原卫生部等15部委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1999年),修订(2005和2010年);
☆国家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60万高血压患者);
☆居民体检(包括测血压);
☆全民健康教育行动;每年全国高血压日活动;
☆各地慢性病管理:如山东限盐;
☆人员培训,如燎原计划、火炬计划、春雨计划、中西部行、高血压夏令营等。
为表彰中国专家对中国和世界高血压防治作出的杰出贡献,特设立“世界高血压联盟2015年中国区高血压人群防控杰出贡献奖”,刘力生、霍勇、朱鼎良、李南方、王文等5位教授获此殊荣,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Norman Campbell教授等为5位专家颁奖。
中国高血压联盟评选的“2015年中国高血压突出贡献奖”授予姚崇华教授和曾正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