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0-08 总第42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0-08 总第424期
返回上层

总第424期

发布时间:2015-10-08

肿瘤

标题导航

规范EGFR伴随诊断 实现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

发布时间:2015-10-08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责编:许奉彦 编辑:于伟  阅读: 50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日前,在广州举办的“2015年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高峰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周晓燕教授就NSCLC的重要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测现状和规范化诊疗进行了解读,分享肺癌伴随诊断和实验室质控经验,旨在辅助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及指导个性化用药,推进NSCLC精准医疗。


国际众多指南推荐EGFR检测 纳入NSCLC靶向治疗规范

EGFR是NSCLC“高频”驱动基因,中国总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率达38.1%,“先检测,后治疗”的NSCLC靶向个体化治疗模式已成为临床诊疗规范。2011年以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欧洲临床肿瘤学会年会(ESMO)等权威机构均制定了EGFR检测相关规范与指南;2014年ASCO签署了一项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子病理学协会(AMP)关于肺癌患者选择EGFR分子检测的临床实践指南。众多规范一致认为,所有接受EGFR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的患者都需接受EGFR分子检测。

中国也相继制定2011年《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2013年《中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和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并于2015年发布了《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目前相关指南和共识均推荐,所有含腺癌成分的NSCLC常规检测EGFR,对小活检标本或不吸烟的鳞癌患者也建议进行检测。

作为率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罗氏诊断cobas® EGFR基因突变检测已于2014年在中国上市,可通过对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准确识别,帮助医生选择适合患者基因特质的治疗方案并指导个性化用药。


严格开展实验室病理质控  推进伴随诊断规范化

当前,临床上任何检测DNA突变的方法都可用来检测EGFR突变,各实验室采取的检测方法不同,主要包括Sanger DNA测序法,包括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法和二代测序(NGS)法等,均需确保敏感性和特异性。中国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在开展EGFR基因突变检测。截至2014年12月,全国110家医院建立了院内EGFR基因突变检测平台,但目前我国EGFR检测率还远低于欧美国家和日本。

伴随诊断规范化的推广受检测方法、试剂、样本制备时质量和数量的不确定性、实验室操作步骤、仪器与结果解读等多因素影响。通过制定实验室规范以确保准确性、可靠性与可溯源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质量保证是保证整个检测过程有效合理,包括检测前的样本来源与病理质控,检测中的设备、试剂、标准操作流程和质控方案,检测后的判断标准、检测报告及解释。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以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所有标准化检测中,病理科医生与临床医生进行密切合作越来越重要,建议病理科医生在项目申请、方法选择、结果解释方面与临床医生积极沟通,同时做好样本准备、病理诊断、病理质控等检测中的质量保证。


提高血液EGFR检测敏感性  改善晚期NSCLC患者治疗

临床上部分晚期肺癌患者无法一次性获得活检结果,克里夫兰对晚期肺癌重复活检(RTB)进行了临床试验,入组年龄(20.8~86.9)岁的患者样本184例,研究发现仅66.3%患者能1次活检成功,其他患者需进行2~4次活检。但很多患者不愿重复活检,即使活检也可能无法得到结果,或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此时进行血液EGFR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肿瘤晚期,凋亡和坏死的肿瘤细胞进入血液会释放产生外周血游离DNA(cfDNA),cfDNA在血浆中浓度变动大,肿瘤释放的cfDNA在总cfDNA中的含量不稳定,使用敏感方法进行血浆EGFR检测至关重要。

当前敏感性较高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ARMS法、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NGS法。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基于肿瘤组织/血浆cfDNA检测的EGFR突变状态研究FASTACT-Ⅱ(化疗与厄洛替尼交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随机双盲试验),将罗氏诊断cobas®EGFR 血浆检测与FFPET cobas®EGFR突变检测比较,结果发现其具有优秀的一致性(88%)、灵敏性(77%)和特异性(96%)。罗氏诊断cobas®EGFR 血浆检测预计将于2015年内获得欧盟CE认证。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