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12-07 总第52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12-07 总第528期
返回上层

总第528期

发布时间:2017-12-07

新闻

标题导航

肠道菌群或可指导降糖药物治疗

发布时间:2017-12-07来源:《医师报》作者:牛艳红  阅读: 658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王卫庆教授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Kristiansen Karsten教授领衔的研究表明,分析肠道菌群特征可能有助于指导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Nat Commun. 11月27日在线版)

该研究首次建立了降糖药疗效和肠道共生菌群特征的关系,不仅首次破解了阿卡波糖降糖之外代谢获益的机制之谜,也为设计靶向肠道共生菌胆汁酸代谢的新型糖尿病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显示,相比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可带来更多代谢获益,如体重降低、降脂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对患者用药前后的肠道菌群分析发现,阿卡波糖可显著改变患者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与次级胆汁酸代谢功能。阿卡波糖治疗后,多种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的丰度显著提高,梭菌和拟杆菌的丰度大幅降低。对患者血浆以及粪便胆汁酸的成分浓度的测定证实,阿卡波糖治疗可改变胆汁酸代谢谱。

研究者认为,阿卡波糖很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的胆汁酸代谢,影响胆汁酸信号,从而为患者获得降糖外的各种代谢改善获益。

研究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肠道共生菌群可明显分为两种:富含拟杆菌的B肠型与富含普氏菌的P肠型。

与P肠型相比,B肠型患者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包括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提示肠道共生菌特征可能是决定药物疗效反应的重要因素。

研究纳入106例尚未接受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至阿卡波糖组和格列吡嗪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达到了血糖控制目标值。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