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汲取国际理念  融合国人临床实践

时间:2018-06-07 13:12:00来源:未知作者: 张亮 阅读: 75132

据悉,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指南自2010年以后一直未做修改,《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是7年来首次修订的版本。与此同时,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APLAR)等多个学术组织也在同一时间分别制订或修订了各自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对话指南

曾小峰

贯彻达标治疗  规范类风湿关节炎诊治

近年来,随着对RA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和大规模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出现,已证实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阻断或延缓关节结构破坏、阻止关节畸形发生发展改善预后的根本。

与2010年指南相比,2018版指南明确提出对病情的“严密监测”和“达标治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途径。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强调,通过“快速达标”的原则使患者的病情尽快得到控制,以及实现控制RA的疾病活动度、降低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长远预后的治疗目标。但研究显示,目前我国RA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仍不足20%,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彰显制定我国RA指南的必要性。

“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RA临床指南,对提高RA诊疗相关医师(风湿科、骨科、内科等),特别是县级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正确诊断和治疗RA的能力,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我国RA诊疗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小峰教授指出,“新指南严格按照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GRADE指南制定方法,基于当前的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医师的经验,考虑我国患者的偏好和价值观,平衡干预措施的利与弊,给出RA诊疗推荐意见及等级。修订后的2018版指南治疗目标更明确、诊疗流程更清晰,治疗原则更积极。这是一部融合国际先进理念与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指南。”

本指南的制订和发布,将会为广大临床医师和风湿病专科医师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如何对RA做出早期、正确的诊断,在RA治疗中贯彻“严密监测”和“达标治疗”的规范治疗原则,实现改善RA患者整体预后的目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指南亦为今后的RA研究指明了方向,即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更多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为制定更适合我国国情,更能体现我国特色的RA诊疗指南提供依据,造福广大患者。

田新平

量身定制国人指南

北京协和医院田新平教授指出,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对RA的临床表现的认识,为RA患者尽早转诊至有风湿专科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治疗非常必要。新指南兼顾风湿科专业医师和基层医务人员需求,不仅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也贯彻了国家关于分级诊疗的精神。

田教授表示,近年来影像学在RA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际上的RA指南并无影像学方法选择的推荐。新指南对如何选择影像学技术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做出了推荐,使指南覆盖更广,更具实际的临床指导作用。

在药物治疗方面,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作为一线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具有疗效明确、价格低廉的优势,但在我国使用率远低于国际上的平均使用率。

因此,DMARD在我国RA治疗中的核心地位应该加强,提高其使用率。此外,新指南还进一步规范了生物制剂在RA中的应用。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