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肿瘤无形的杀手
癌症患者疼痛和抑郁共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国内研究发现癌症患者主诉疼痛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达72.9%,无疼痛者抑郁发生率为33.7%,表明伴有疼痛时更易出现抑郁情绪。癌痛患者中女性比男人更容易抑郁;老年比年轻患者更容易抑郁;疼痛持续时间越长,患抑郁症的风险越高。
癌痛与抑郁的关联机制可能非常复杂。目前证实,疼痛和抑郁存在共同的上下行神经传导路径,影像学的研究发现疼痛和抑郁存在大脑内皮质-纹状体-杏仁核-丘脑-皮质神经环路功能紊乱。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在痛感的传递中,大脑脊髓和外周神经等系统发挥各自的作用,最终由大脑感受到疼痛。中枢神经系统内的5-HT和NE在疼痛信号的加工处理和疼痛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5-HT和(或)NE功能低下时,疼痛阈值下降,甚至放大疼痛。
而抑郁症的研究显示,突出表现为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5-HT和NE的功能低下。这样就在疼痛和抑郁症之间建立了联系,在导致抑郁症的同时,也造成了大脑对疼痛信号的敏感性增加,最终导致患者“痛”苦不堪。
照顾者:癌痛患者的贴心人
照顾者是癌痛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因为照顾者在帮助患者报告疼痛、与医疗人员沟通、控制疼痛、遵从治疗、处理不良反应、提供情感支持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Meeker研究显示,照顾者影响癌痛处理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对癌痛的掌握及理解程度,这被视为患者能否接受足够止痛治疗的障碍。Lin报道35%照顾者在分散医生注意力、成瘾、宿命论等方面的担心更重,障碍问卷总分更高。
帮助患者处理症状的照顾者自我效能是影响癌痛适应的重要潜在变量。照顾者处理癌痛的自我效能与患者幸福感(包括精力、卧床时间)密切正相关,但与疼痛水平并没有明显关系。当照顾者帮助肺癌患者处理症状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较低时,患者生活质量更差,照顾者的心理痛苦及照看压力也更大。
有研究者认为,有效处理癌痛的前提是理清疼痛、社会支持及社会关系之间的复杂关系。转移性乳腺癌女患者及配偶照顾者在一天中多个时间点评估,发现配偶提供的社会支持量取决于他们对患者负性情绪评估。因此推测,配偶预期认同患者是会与一定程度的疼痛共生存的,因此只有当他们认为疼痛影响到患者情绪时,才会给予支持。
另外,当患者报告较高水平的疼痛及疲惫情绪时,患者及配偶对于癌症影响关系的报告程度均更多。该文建议纳入了配偶照顾者的癌痛干预措施应包括教授夫妻双方寻求及提供所需支持的有效方式;提升两者的亲密度以更好抵消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人工智能诊疗将走向前台——医生做好准备了吗
-
new肝癌免疫治疗的“路障”:胆汁酸 | 科普时光
2025-03-07 -
02-172025
慢病管理药先行 临床药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new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在精准治疗、功能保护越来越多地被重视的情况下,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成为胃肠疾病诊疗的一种趋势。
2024-12-24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何为巴林特小组?一文读懂
2017-02-23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