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 | 北京医院刘明主任寄语:“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未知”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杨瑞静 王丽娜 黄晶)在大多数教学医院里,医生往往身兼两重身份。白天,他们在手术台上、病房里救治患者;转身,又在课堂和查房中,带领年轻医生学习医学知识与临床经验。在他们看来,这种“医者”与“师者”的双重角色,本就是医学道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5年教师节,《医师报》约请医学名师、北京医院泌尿外科行政主任刘明教授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好医生,他最想传递给学生的是“敬畏”:“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未知。”

刘明:每一个学生都令我骄傲
他们都具有这三种品质

刘明教授
技术让人冷静面对疾病,温度则让人温柔对待患者。“好的医生,是能在技术与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的人。”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明教授说。
在他看来,最想传递给学生的,是“敬畏”。“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未知。”他说,这种敬畏能让医生始终保持谦逊,不因一时的成功而忘乎所以,也提醒学生们要时刻记住,患者不是冷冰冰的病例,而是真实的人。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带教,发生在第一次带学生出门诊时。接连几位晚期肿瘤患者走进诊室,
一名学生忽然问:“老师,面对无法治疗的患者,我们应该如何沟通,才能让他们既能接受病情,又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刘明坦言,这个问题让他久久沉默。因为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更多时候只能依靠经验、环境和患者当时的状态来斟酌。但正是这样的问题,让他意识到:医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沟通和同理心,才是培养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年,他也在学生身上看到时代的变化。如今的医学生信息获取更快,思维更活跃,不再满足于单向听讲,而是更希望参与讨论,主动表达意见。“教师的角色已经在变化,从单纯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他说,在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师生之间甚至要共同学习、探索。
“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让我很骄傲。”刘明说,无论他们最终是否继续做医生,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作用。而让他最欣慰的,是他们共同具备的三种品质:尊重、敬畏和感激。“我的老师告诉过我,患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学生们。我很欣慰他们学会了这一点,并把它继续传承下去。”
这些医生的回答,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抒情。更多的是,他们在几十年临床与教学中反复确认的感受与总结:医学需要温度,需要敬畏,需要坚韧,需要责任感,也需要把一代又一代的经验与价值观传递下去。
他们在讲述时常常提到“学生”“老师”“病人”这三个关键词。正是这三种关系,构成了医学教育最基本的脉络:学生的好奇和提问,老师的言传与身教,病人带来的考验与启迪。
教师节,不妨把这段叮咛看作是写给年轻医生的信。简短,却足够真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教师节特辑 | 北京医院刘明主任寄语:“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未知”
2025-09-10 -
04-292025
人工智能诊疗将走向前台——医生做好准备了吗
-
new肝癌免疫治疗的“路障”:胆汁酸 | 科普时光
2025-03-07 -
02-172025
慢病管理药先行 临床药师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何为巴林特小组?一文读懂
2017-02-23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