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准妈妈们来说,孕期血压的变化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反映着母婴健康的状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特有的严重并发症,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对妈妈和宝宝造成严重危害。下面,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起了解这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与妊娠相关的血压异常综合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妊娠期高血压 怀孕 20 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 140 mmHg 和 / 或舒张压≥ 90 mmHg),但没有蛋白尿,在产后12 周内血压可恢复正常。
子痫前期 在妊娠期高血压的基础上, 出 现 了 蛋 白 尿( 尿 蛋 白 定 量 ≥ 300mg/24h),或者伴有其他器官损伤,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肺水肿、新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等。
子痫 子痫前期孕妇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是子痫前期最严重的阶段。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怀孕前就已经存在高血压(收缩压≥ 140 mmHg 和 / 或舒张压≥ 90 mmHg),或者怀孕 20 周前发现血压升高但持续到产后 12 周以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要点
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依靠血压测量和相关检查,具体要点如下:
血压测量 这是诊断的关键。测量血压时,准妈妈要在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后,采取坐位,使用经过校准的汞柱式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右上臂。如果收缩压≥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90 mmHg,就要引起重视。而且,需要至少两次测量,间隔 4 小时以上,血压均达到上述标准才能诊断。
蛋白尿检查 留取 24 小时尿液进行蛋白定量,若≥ 300 mg 则为蛋白尿。也可以采用随机尿蛋白 / 肌酐比值≥ 0.3,或者尿试纸条检测尿蛋白≥(+)(需要排除尿液污染等情况)。
症状表现 子痫前期的准妈妈可能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水肿(尤其是面部和双手水肿)、体重异常增加(每周超过 0.5 kg)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要点
妊娠期高血压 如果血压轻度升高(收缩压 140~159 mmHg 和 / 或舒张压 90~109mmHg),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在门诊密切监测,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需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如果血压持续升高,达到收缩压≥ 160 mmHg和 / 或舒张压≥ 110 mmHg,需要使用降压药物,常用的药物有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甲基多巴等,用药期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子痫前期 一旦确诊子痫前期,需要住院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首先是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一般收缩压 140~150 mmHg,舒张压 90~100mmHg)。其次,使用硫酸镁预防子痫发作。硫酸镁是预防子痫的首选药物,使用时要注意监测呼吸、尿量、膝反射等,防止中毒。最后,还要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包括孕妇的血压、蛋白尿、肝肾功能、血小板等,以及胎儿的心率、生长发育情况等。如果病情严重,经过治疗后没有好转,或者胎儿已经成熟,医生会考虑及时终止妊娠,这是治疗子痫前期最有效的方法。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准妈妈们要了解其诊断和治疗要点,做好预防工作,定期产检,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确保自己和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