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8-13 总第417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8-13 总第417期
返回上层

总第417期

发布时间:2015-08-13

时评

标题导航

微信谣言为何“偏爱”癌症

发布时间:2015-08-13来源:《医师报》作者:罗志华  阅读: 47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新闻背景:日前,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推出了新一期《微信“谣言”分析报告》。今年4~6月,30.8%的谣言都提到了癌症。癌症谣言成为造谣者们最好用的“大杀器”。


微信喜欢借癌症传谣,与癌症的特点不无关系。

癌症的一头连着恐惧,而恐惧会带来关注和热议。抛出一个癌症话题,再配以夸张的用语和耸人听闻的描述,容易获得极高的点击和转帖率。

而癌症的另一头,又连着环境污染和不良饮食习惯等问题,这些不仅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也和消费密切相关,对所谓健康生活方式的推介,又往往隐含着对某种保健品或食品的推销。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谣言如此“偏爱”癌症了。

央视《焦点访谈》曾以微信热传的微波炉辐射为例,对如此炒作的动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一些人之所以不遗余力这样做,是想通过公众感兴趣的话题,炒热微信账号后打广告赚钱。

业内人士曾表示,类似的做法,其实是营销公司为客户做出的策划。在申请完公共账号后,营销公司会通过客户的账号,发布一些养生或者心灵鸡汤的软文,其目的是将粉丝吸引来,参加后续举办的活动,从而把“粉丝”转为客户。

可见,类似的微信谣言具有多重危害,它不仅污染了微信朋友圈的话语生态,也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它还能拉低公众的健康素养,使人们在防病治病方面产生误区。

因此,对于谣言,我们不能因为发贴者“一片好心”,就认为即使无用也至少无害,从而按谣言所传的“经验”去防癌治癌,最终可能中了圈套仍浑然不觉。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