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视角/详情

肺内小结节诊治 也需多学科诊疗

时间:2015-03-26 16:12:00来源:未知作者: 宋元林 阅读: 125246

近几年,肺结节诊治已成为热议话题。针对肺结节的认识和检出的提高,近期召开的中华呼吸学分会青委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提出“多学科融合以提高肺结节检出准确性”议题。

就胸外科对磨玻璃影(GGO)的诊断存在过度治疗或趋于保守的倾向,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胸外科赵晓菁教授提出:肺内结节需重视结节的性质、大小、密度、有无血管浸润、血管形态、发展速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更细致的影像病理化诊断,根据参数建立回归方程,可将肺内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0%~95%,强调高分辨CT扫描后重建有利于肺内结节的甄别。因此并不是所有GGO都建议进行手术,科学筛选、适当治疗和精准随访是外科医生处理GGO的正确思路。

根据自己团队的研究及国际同步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张艰教授指出了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 MRI)及PET/CT等特殊功能影像学在肺内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临床诊断价值:DW MRI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诊断效能与PET/CT中葡萄糖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相当,尤其是对于一些不适合做PET/CT的肺结节患者,临床医生应想到选择DW MRI,从而提高GGO的诊断准确率。

从呼吸介入角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靖教授提出,针对特殊患者,必要时候采用微创介入手术未尝不是一种治疗策略,且是解除患者精神压力的好办法。

此次专题强调,对于肺内小结节,既不能谈结色变,也不能掉以轻心,需在经验丰富的内、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医师的会诊下进行规范化的诊断,避免肺结节的过度治疗,最终获益患者。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