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军院士:耐药性问题如同“猫鼠游戏” ,多学科攻关铸就生命防线!
医师报:近年来,我国在细菌耐药防控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黄晓军教授:过去10年间,我国在细菌耐药防控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国家层面持续强化耐药监测网络建设,对细菌耐药趋势进行动态追踪。同步加速国际新型抗菌药物临床可及,显著提升了耐药菌感染的整体治疗水平。然而,耐药性问题如同“猫鼠游戏”——新药研发与耐药菌出现始终相伴相生。这一现实深刻提示我们,未来必须加强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并着力推动基于本土耐药机制的新药创制,让中国智慧不仅守护国民健康,更为全球公共卫生贡献力量。
耐药防控的复杂本质呼唤多学科深度协同。疾病发生从不囿于人为设定的学科界限,感染性疾病尤其需要多视角联合应对。这要求临床医生突破专科壁垒,主动拓展跨领域知识。在防控体系层面,面对共性挑战,亟需组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各专科力量,开展从机制探索到诊疗方案优化的联合攻关,从而破解传统分科带来的局限。唯有打破‘单科作战’思维,促进跨学科知识共享,方能为患者构筑抵御耐药菌的生命防线。
医师报:血液科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合作,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
黄晓军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血液科因其患者特殊性成为多学科协作的重点领域。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感染发生率高且病因隐匿。应对这一挑战,血液科医生需秉持“明确感染、明确病因”的原则,在规范性治疗框架内,实施“基于逻辑的经验性治疗”。更需以创新思维审视临床现象,运用科学方法追踪病原与解决问题的路径。这种复杂情境决定了单打独斗难以成功,主动融合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的专业知识至关重要。
唯有打破学科藩篱,促进知识共享与协作攻关,才能在耐药菌的演变中赢得先机,最终为患者构筑起坚固的生命防线。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182025
邱海波教授:耐药菌、人才、数据,多学科抗感染未来三大破局点
-
07-182025
徐英春:构建耐药防控新生态
-
07-182025
黄晓军院士:耐药性问题如同“猫鼠游戏” ,多学科攻关铸就生命防线!
-
07-182025
陈佰义教授:双轮驱动,合理用药与感控并重
-
孟文勃:ERCP技术进入崭新时代
2024-11-04 -
多维度建设 共探重症医学发展模式
2024-10-29 -
以整体观看重症医学“大学科”建设
2024-10-21 -
林海滨:医院管理离不开超前思维和务实精神
2024-04-03 -
胡兵:AI辅助消化道疾病诊疗正当时
2024-02-26
-
2023大咖秀现场 | 褚倩教授:肺癌治疗理念不断更迭,以患者为中心贯穿诊疗全程
2023-06-28 -
从“天罗地网”到 4K,腹腔镜发展助力妇科微创
2023-07-12 -
微创之声|“一台手术切胃癌肠癌,两种术式用微创解疑难”烟台山医院胃肠外科“双镜合璧”完成一例无切口胃癌+直肠癌NOSES根治术
2023-06-28 -
进展&亮点 | 董丹凤教授:晚期乳腺癌治疗“乘风破浪”,新进展为患者“纾忧解困”
2023-08-01 -
靶向治疗破解卵巢癌复发困境,“手术+化疗+维持治疗”全新治疗模式延长患者生存期
2023-07-18 -
疫情防控新阶段,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专家有几点提醒
2023-01-19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团队:一个科室能治愈的患者总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