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专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专家访谈/详情

黄晓军院士:耐药性问题如同“猫鼠游戏” ,多学科攻关铸就生命防线!

时间:2025-07-18 18:15:23来源:医师报作者:黄玲玲 阅读: 431

image.png

医师报:近年来,我国在细菌耐药防控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黄晓军教授:过去10年间,我国在细菌耐药防控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国家层面持续强化耐药监测网络建设,对细菌耐药趋势进行动态追踪。同步加速国际新型抗菌药物临床可及,显著提升了耐药菌感染的整体治疗水平。然而,耐药性问题如同“猫鼠游戏”——新药研发与耐药菌出现始终相伴相生。这一现实深刻提示我们,未来必须加强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并着力推动基于本土耐药机制的新药创制,让中国智慧不仅守护国民健康,更为全球公共卫生贡献力量。

耐药防控的复杂本质呼唤多学科深度协同。疾病发生从不囿于人为设定的学科界限,感染性疾病尤其需要多视角联合应对。这要求临床医生突破专科壁垒,主动拓展跨领域知识。在防控体系层面,面对共性挑战,亟需组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各专科力量,开展从机制探索到诊疗方案优化的联合攻关,从而破解传统分科带来的局限。唯有打破‘单科作战’思维,促进跨学科知识共享,方能为患者构筑抵御耐药菌的生命防线。

医师报:血液科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合作,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

黄晓军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血液科因其患者特殊性成为多学科协作的重点领域。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感染发生率高且病因隐匿。应对这一挑战,血液科医生需秉持“明确感染、明确病因”的原则,在规范性治疗框架内,实施“基于逻辑的经验性治疗”。更需以创新思维审视临床现象,运用科学方法追踪病原与解决问题的路径。这种复杂情境决定了单打独斗难以成功,主动融合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的专业知识至关重要。

唯有打破学科藩篱,促进知识共享与协作攻关,才能在耐药菌的演变中赢得先机,最终为患者构筑起坚固的生命防线。

责任编辑:陈惠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