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箐)9月22-25日,在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世界周期间,我国新版《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该共识旨在规范IPF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对指导临床医生诊治、提高我国IPF整体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肺科医院李惠萍教授介绍,IPF病因不明确,与环境、吸烟、遗传、胃食道反流等相关。其突出的临床表现是活动后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
针对IPF的药物治疗,中日友好医院代华平教授表示,IPF的治疗有特效药,包括尼达尼布在内的两个新药上市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风险。
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指出,通过INPULSIS研究,证明尼达尼布对亚洲人群的疗效是肯定的。可延缓IPF的进展,且其不良反应可控,同时具备安全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