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CSCO年会上,《医师报》与组委会合作,精心制作了3天的每日新闻。每日新闻集中展现了大会每天报告的热点以及每日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活动。每日新闻每天8点准时送到专家及与会者手中,实现第一时间的传递效果,让学术传播实现最大效果。
9月22日上午,本届CSCO大会重头戏之一,CSCO-ASCO联合研讨会召开。CSCO和ASCO结缘于2002年,到今天已经进入第15个年头。代表着中美双方最高临床肿瘤诊治水平的两家协会在指南制定,疾病诊治,支持治疗以及继续教育上进行了充分的合作。CSCO-ASCO联合研讨会是每年一度两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盛事,希望能够通过更加广泛而充分的交流,能够促进两国临床肿瘤事业的长足发展。
加州旧金山大学分校Hope Rugo教授
美国:精准临床研究推动策略变革
Hope Rugo教授指出,目前针对H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主要集中于P3IK途径和CDK4/6。从分子学机制出发,ER信号和PI3K途径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BOLERO-2试验表明,对于HR阳性的乳腺癌在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复发或进展后,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相比安慰剂联合依西美坦,可显著延长这类人群的无进展生存(7.8个月与3.2个月,P<0.05)。
近年来,FDA批准病理完全缓解作为替代终点用于药物加速审批,I-SPY 2,I-SPY 3正式以此为依据建立的试验平台,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通过少数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数据来评估新药物对不同肿瘤亚型的疗效,从而加速来那替尼审批。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樊英教授
中国:缺乏完善的早诊和筛查体系
樊教授指出,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数量在世界范围内位于第4位,以上海、北京、台湾等为主。实验性研究开展比例与欧美国家相似,但RCT研究较少,研究者发起的研究较少。分期上以晚期治疗为主,早期乳腺辅助、新辅助治疗较少。Ⅰ期临床研究文章较少,Ⅱ~Ⅲ期比例与国外类似,数量仍较少。
随后,樊教授举例说明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如GP与GT一线治疗三阴性乳腺癌,UTD1联合卡培他滨对比单药卡培他滨治疗蒽环及紫杉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转移性乳腺癌等,及部分在研研究。樊教授指出,中国乳腺癌患者人群大,费用低,政府投入大,但同时繁重的临床工作,标准质控和有效的团队协作对中国乳腺癌临床试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