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生,是件挺麻烦、挺讨厌的事儿。即使在医院工作,心底儿也有些讳疾忌医的心理,一般情况下,不是特别难受,也都采取捱着的方法,总想着挺挺就好了。
莫名的牙开始疼了,好像是神经坏了,不能咀嚼,不能咬合。因为一直对牙医心有畏惧,害怕牙科的那些修理厂一样的器械,害怕疼痛……所以挺着,自己找了点消炎药,心想过几天就会好起来的。
要命的是,牙疼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连带着头也开始疼,整个人,一下子萎靡了。“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整天托着腮帮子,一副霜后茄子的蔫模样。但即使这样,还是没有及时去看医生,又挺了三四天,侥幸想着再吃几天药就会好的。
后来,实在疼得受不了了,终于铁下了心,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要去看牙医了。有些无奈,甚至无比悲壮地躺在了牙椅上。
“都这样了,怎么现在才来?!”在牙医威慑严厉的目光下,我嗫嚅着,“我想吃点药,就会好了,没想到……”牙医拿出了一个电钻样的东西,严厉而又庄重地警告我不要乱动,在经历了一阵“金光四射、玉石俱焚”,享受到钻心的疼痛之后,眼里漾满了泪。但在按规定做过两次治疗之后,那只惹祸的牙齿,终于偃旗息鼓,逃之夭夭了。
不痛的世界焕然一新,感觉生活别样美好!
有些痛,是生命必经之痛。害怕、逃避,于事无补,只能愈发严重。讳疾忌医,只会离健康越来越远。
牙不痛的感觉,真是太幸福了!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和根本,健康是最简单、最难得的幸福!其实就是这样,幸福很简单也很复杂,正确对待身体发出的信号,善待你的身体,关注你的健康,幸福便会更近一些!
牙疼的经历,让我开始反思。想想生活中,有多少如我一样讳疾忌医的人群?又有多少疾病,因为患者的“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还有多少小毛病,由于患者的自以为是,拖延成了慢性病、大问题?
医生在诊疗时应该关注患者讳疾忌医的心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对待疾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那就是——坦然面对,不要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