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简称“2017住培论坛”)上,针对6000多位参会者最为关注的学员待遇问题,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明确表态:凡是有住培学员投诉,协会做到有诉必查,最大程度保障学员待遇。
张雁灵会长介绍,3年来,住培制度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实施,增加第二批360家三甲医院住培基地,在培住院医师已达到29万人。同时,协会通过飞行检查和大规模评估,对学员待遇保障不力、培训质量较差的53家基地给予黄牌警告和红牌撤销。此外,本届论坛上,《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正式创刊、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模拟教育专家委员会成立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极大地促进住培工作的繁荣与发展。
本届论坛围绕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与展望,行业协会在毕业后医学教育中的责任与使命,“社会人”住培政策实施与成效,住培实施效果评估研究及启示,医学人文与职业精神等内容展开讨论。6000余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就“落实制度、强化管理、提升质量”会议主题进行思想碰撞、分享交流。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曾益新:
可喜:住培越来越受关注
曾益新副主任在开幕式上表示,会场坐得满满当当,说明各级领导、各位专家以及医疗行业的同道们越来越关心人才培养的问题。“这是可喜的变化,也是必须的趋势。”曾益新强调,“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线,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势在必行!”
曾益新副主任指出,3年来,培训制度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实施,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建立,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形成,招收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在培住院医师已达到29万人(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万人)。通过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许多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已成为家庭医生团队骨干,这充分说明住培公作切实提高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力支撑了深化医改和健康中国建设。
“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住培制度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设备化培训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增强毕业后医学教育意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实施培训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住院医师待遇等诸多方面,我们还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曾益新副主任指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住培工作,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加大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的力度,把我们的住培工作推向新阶段,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稳步推进创造良好条件,提升我国年轻一代临床医学人才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支撑医改和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张雁灵:
把协会建成中国的CCGME
张雁灵会长指出,中国医师协会自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委托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有关工作以来,给予高度重视,始终把住培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作为重中之重来保障。为了进一步推动落实好住培制度,协会要以问题为导向,突破瓶颈、补齐短板,推进住培工作稳步发展。我们的目标是经过数年努力,把我会建成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平台(CCGME)。
第二批360家三甲医院住培基地成立 三年来,中国医师协会不断完善专家组织,成立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和29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在第一批559家三甲医院的基础上,将增加第二批共计360家(其中西医201家)三甲医院住培基地;共培训师资12000余人,据统计,全国60%以上的师资参加省级培训和院级培训。今后,协会将以解决问题和需求为提高住培质量的导向,建立结业考核淘汰机制,逐步实现全国结业理论考核统一试题、统一组织、统一标准。
2017年启动专科培训试点 在专科试点工作方面,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于2017年年初启动专科培训试点,将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学员。明年还将遴选10~15个专业开展专科培训试点,为2020年在全国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打下基础。
53家基地被警告和撤销 在基地管理方面,连续3年组织开展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大规模现场评估,对53家培训基地、专业基地给予黄牌警告和红牌撤销。
学员有诉必查 张雁灵会长特别指出,针对今年学员待遇投诉较多的事实,协会已加大待遇专项飞行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做到有诉必查,最大程度保障学员待遇。协会还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协助有关部门杜绝学员待遇迟发、扣发和挪用问题,特别是要纠正住培人员待遇过低现象。协会还将在国家相关部委指导下,研究住培经费多渠道筹措和使用办法,扩大资金来源,为住培管理工作健康运行提供必不可少的经费支撑。
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住培基地管理者和带教老师,中国医师协会评选出了十佳“住培基地负责人”、十佳“住培管理工作者”、100名“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100名“优秀专业基地主任”、 100名“优秀住院医师”,并在开幕式上进行了表彰。(扫一扫,查阅详细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