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5-18 总第50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5-18 总第501期
返回上层

总第501期

发布时间:2017-05-18

时评

标题导航

中国家庭医生的掣肘与机会

发布时间:2017-05-18来源:《医师报》作者:徐宏伟 邓乔健  阅读: 58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今年5月19日是第7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是: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那么,如何做好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是决策者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下一步。


家庭医生制度要做好四件事

▲ 河南卫生计生委  徐宏伟

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通过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通过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的相互配合,持续维护群众健康,合力保障公民健康权益,这无疑是一件符合潮流和趋势的正确的事情。

一是做好家庭医生理念的宣传工作。必须持续加大医改政策及全科医生理念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群众中的宣传工作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宣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树立大健康的观念,让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医改、熟悉医改、参与医改。

二是做好家庭医生的招录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全科医学系或全科医学学院。将全科医学作为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全科医学理念。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体系,分层制定全科医生培训指南,开发培训课程,开展针对性继续教育培训。

三是做好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的供给。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核心是通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终身继续教育,长短结合,多措并举,打造足量优质全科医生队伍,通过加强团队建队,充分整合利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好全科医生群众健康“守护者”的作用。

四是扫清家庭医生事业发展的障碍。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岗位吸引力。其次,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形成公私并立、有序竞争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全科医生执业注册和职称晋升的相关办法,推开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还应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群众健康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相信中国特色家庭医生制度落地生根之日,就是健康中国梦想实现之时。


钱+制度+保障 美家庭医生做好了三件事

▲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美国首席代表,原加州蓝盾医保公司副总裁  邓乔健

在国内目前医保功能相对薄弱,医生独立执业和医生集团尚处萌芽阶段的大环境下,要做好家庭医生签约这件事不容易。在这方面,美国健康维护组织(HMO)框架下的“家庭医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制度值得借鉴。

美国的HMO和家庭医生制度能诞生生存并枝繁叶茂,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经济,第二是家庭医生,第三是医保。

首先,经济因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买方看,不管是雇主为雇员购买医保还是个人自购医保,保费多少都是个重要因素。价格低廉的HMO险种因而受到医保购买者的欢迎。对于那些加入医保公司HMO网络的医生来说,虽然HMO总体保费要低一些,但他们会从医保公司那里分配到固定的受保人,并每月按期从医保公司那里收取按人头预付的费用,因此在经济上他们就有了可计划,可预测的保障。

第二个因素是家庭医生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家庭医生守门员制度。

一方面看,家庭医生限制了受保人的自由:受保人必须选择家庭医生,受保人必须在家庭医生那里接受一般的保健和普通病诊疗;大病重病需要专科医生时,也必须经过家庭医生同意转诊(非急诊)。但另一方面,家庭医生又给受保人带来了诸多的益处。

在美国的医生队伍里,大约35%可以归类到家庭医生大家庭。美国100多所医学院校,都没有设置家庭医生专业,但却都把培养家庭医生作为办校重点之一。家庭医生在社会,在受保人那里享受着和其他专科医生同等的尊敬。归纳起来就是说:美国的家庭医生有能(良好的训练),有人(受保人),有钱(人头费),有权(专科转诊权)。

家庭医生是要对其服务的受保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负责的(有责),受保人越健康,医疗开支越少,家庭医生的经济收益就越好。因此家庭医生要了解受保人的健康状况和以往病史,掌控和协调受保人需要的专科服务。当受保人和他们的家庭医生熟悉并有了良好的信任和互动之后,他们之间的医患关系就变成了长期稳定的。很多受保人为了能继续在自己的家庭医生那里接受服务,甚至不惜转换医保公司(当他们的家庭医生不再和原来的医保公司续约时)。

第三个因素是医保机构。医疗服务健三角(医生,医院,医保)中,医保举足轻重,扮演着服务、协调、导向和管理四大角色。受保人在购买HMO险种时,已经清楚了解在节省保费的同时,他们必须接受家庭医生,接受在网络内就医,接受药物选择和其他有关的限制。医保机构将家庭医生的责任,权利和财务安排从合同,规则和程序上做了保证。

正是因为上述三个因素的影响,在美国将近74%的人口拥有长期固定的医生(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urvey, Feb 2016)。


人才短缺制约家庭医生服务

人才问题是制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对此要采取多方面措施,一是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发挥他们在签约服务中的作用。三是发挥其他渠道医生的作用。比如鼓励医生多点执业,鼓励退休医生加入签约团队中。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

建立基层特点的薪酬制度

要建立符合基层服务特点的薪酬改革制度。在上海,我们建立家庭医生职业发展评审单列制度,同时提高中级和高级职称比例,畅通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生涯。我们在远郊和农村地区,开展“5+3”和“3+2”订单式服务,加大对远郊区全科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人才补贴政策,实践效果非常明显,促进了郊区和农村地区的人才均等化和同质化。

——上海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吴乾渝

微信图片_201707131026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