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7-06 总第507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7-06 总第507期
返回上层

总第507期

发布时间:2017-07-06

消化专栏

标题导航

方寸小“镜”界 消化大“视”界

发布时间:2017-07-06来源:《医师报》作者:张广有 张亮 宋箐 贾薇薇  阅读: 70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2017年是消化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的一年,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消化学科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学者在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消化领域相关的论文数量增加迅速,欧洲肝病年会、亚太消化疾病周、美国消化疾病学术周(DDW)等国际消化大会上有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声音出现,充分展现了国内消化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治技术。

image.png

6月16~18日,国内消化疾病领域的学术盛会——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2017BIDDF)在京召开。本届大会邀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的19名代表和近30位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消化疾病领域顶级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和手术演示。本届会议共有来自国内30个省份的消化、消化内镜、肝病、普外、影像、病理、肠外肠内营养和护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3600余人参加了这一消化盛会。网络直播通道对手术演示进行了全程直播,场外学者22000余名医师也共同分享了这次学术盛宴。

盛大开幕:共同见证我国消化内镜的腾飞

本届论坛会议规模、参会人数、学术报告还是论坛数目均创造历史记录,充分展示了国内外消化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image.png

大会主席 张澍田教授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执行院长张澍田教授介绍,本届论坛坚持既往论坛的办会特色,以多学科联合论坛和现场直播为学术交流的“重头戏”,论坛除了邀请消化、消化内镜、肝病、普外等兄弟学科的专家之外,还特别邀请了病理、影像、肠外肠内营养、护理、麻醉等相关学科的代表进行交流和讨论,真正体现了消化疾病多学科协作的诊疗理念。

image.png

袁亚明  女士

“加强对消化疾病的研究,从而提高其认识,进而规范其诊治尤为重要。”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袁亚明女士在开幕式中指出,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已经举办了14届。14年的岁月,见证了我国消化领域的发展、壮大、腾飞。该论坛是消化学术领域的知名品牌,为全国消化领域的医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这一切都有赖于张澍田会长和各位同道们的共同努力。

image.png

辛有清  教授

“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提升,使得学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近年来,消化学科也逐渐发展成熟,希望可以借此平台为消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辛有清教授在开幕式中表示。

image.png

樊代明  院士

随后,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做了“走向内镜新时代”的专题报告,从整合医学角度出发分享关于消化内镜领域的最新观念。作为消化内镜领域的前辈,樊院士对消化内镜学科发展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亚太消化疾病学术周联盟主席、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Fock Kwong Ming教授,世界消化内镜学会主席Jean-Francois Rey教授和世界著名消化内镜专家、ERCP先驱、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Peter Cotton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手术直播:身临其境感受消化大咖 “镜”界

在本次大会内镜腔镜操作论坛的手术直播现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分别进行了内镜、腔镜操作演示。为期两天的内镜、腔镜操作现场直播论坛展现了69例极具特点的消化疾病手术,国内外40余名大咖进行同台“镜”技。向参会的3000多名同道展示了各自的独门绝技,让观摩者直观感受到专家是如何突破手术操作技术难点和手术技巧的运用。

Jean-Francois Rey教授、Arthur Robert教授、Jan-Werner Poley教授、Shimoda Ryo教授、唐守江教授、令狐恩强教授等国内外40余名大咖,先后在6台手术室同台“镜”技,集中展现展现胃肠穿孔全层闭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超声内镜、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等60余台高难度的内镜、腔镜诊治手术,让与会者大饱眼福,会场不断传来阵阵掌声。操作直播帮助线下观摩者直观感受手术操作技巧,掌握内镜、腔镜技术操作要点。

世界内镜学会主席Jean-Francois Rey教授为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实施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令狐恩强教授运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为患者治疗食image.png管早癌,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的密切配合下,术后标本固定,同时进行床旁病理诊断,让整个操做和诊断过程一气呵成;北京友谊医院冀明教授为儿科慢性胰腺炎患儿行胰管支架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徐红教授为升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成功实施结肠镜粘膜下剥离术;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孙思予教授为胰尾占位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提取标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石晓燕教授同时进行床旁病理诊断,并当即确诊为胰腺肿瘤性病变。会场主持人不时对操作技巧、注意事项、操作要领进行精彩点评。专家们严谨、不急不躁、娴熟的操作技术,得到业界同仁的一致称赞。北京友谊医院专家吴咏冬、俞力、李鹏、牛应林、王拥军、吕富靖、李巍等也分别进行了消化内镜操作演示。

分别来自8个国家,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高级消化内镜国际大讲堂的19名学员也参与到本次论坛中。学成之后,他们将带着中国消化学界的“火种”和友谊遍洒“一带一路”,让先进的医学水平和理念惠及各国人民。

大会主席张澍田教授表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同欧美国家同道就先进技术及诊疗理念进行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有学术自信,大胆地走出去,将消化诊治技术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不仅仅是修路和搭桥,我们还要展现文化、艺术等软实力。在软实力中,医学是最“硬”的,而在医学专业中,消化内镜技术是最直接、最有获得感的技术之一,也必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