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新指南将高血压定义和靶目标值下调至130/80 mmHg,会不会引起争议?
Whelton教授:任何推荐改变都会引发争议。有很多人支持新的推荐,但也有人会反对。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是一次理念的变革。要接受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我们认为,这是目前能取得的最为有效的证据。
尤其是新指南推荐>65岁老年人的降压目标值是130 mmHg,这可能会引发争议。美国之前指南推荐的降压目标值是150 mmHg,很多美国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都遵循此目标值。
《医师报》:您在指南介绍时提到,中国成人的高血压控制率只有不到10%,新指南对中国有帮助吗?
Whelton教授:中国是卒中大国,加强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
新指南针对美国成人制定,我希望指南的一些内容对中国人也有借鉴作用。中国医生一直致力于发现改善高血压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的高血压知晓率还比较低,控制率就不可能很高。因为只有知晓率提高,控制率才能提高。
我希望新指南能够提醒广大公众,血压升高就开始有危害,在130/80 mmHg时就应加以重视。到底叫1级高血压,还是叫高血压前期,虽然只是名称上的改变,但教育意义是明确的。
《医师报》:新指南还有哪些新的改变值得强调?
Whelton教授:首先,新指南强调了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强调通过诊室外血压测量来识别和确认白大衣高血压。其次,新指南提出了新的血压分类方法。此外,新指南提出了新的治疗决策方法,强调依据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选择降压治疗。这种改变会加强对心血管高危人群的治疗,但总体上并不会太多增加需要降压药物治疗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