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11-16 总第52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11-16 总第525期
返回上层

总第525期

发布时间:2017-11-16

皮肤

标题导航

技术创新助力诊断

发布时间:2017-11-16来源:《医师报》作者:李若瑜  阅读: 61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等学科与医学有了很好的结合,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技术已涉足皮肤科领域。

人工智能诊断皮肤病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报道,该研究团队测试了卷积神经网络与21名执业皮肤科医生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惊人地发现,卷积神经网络无论是在鉴别角质形成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还是在鉴别黑色素瘤与良性色素痣方面的准确性均高于皮肤科医生。

网络搜索诊断皮肤病  网络搜素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有望作为皮肤病辅助诊断的工具。一篇系统综述通过评价21项远程皮肤病文献发现,面对面诊断与远程医疗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远程皮肤病诊断能够降低等待时间,做到疾病的早期评估和治疗。患者满意度高,并愿意自费支付这类服务费用。

皮肤镜在皮肤科的进一步应用  皮肤镜已成为皮肤科医生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已成功用于诊断各类皮肤肿瘤和炎症性皮肤病,尤其是各种色素性皮肤肿瘤。有学者探讨了皮肤镜诊断非色素性皮肤肿瘤的准确性,结果发现皮肤镜能明显提高医务人员诊断非黑素性皮肤肿瘤的准确率。

皮肤病新病种及新现的感染性皮肤病  感染及感染相关的皮肤病仍是不容忽视的一组疾病。

2017年国际学术期刊报道了一些新病种、新研究结果使人们对其认识有了改观。(1)CARD9缺陷与暗色丝孢霉病,真菌感染的遗传学与免疫学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者团队研究发现,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存在CARD9缺陷,CARD9缺陷与这类真菌病的易感性相关;(2)瘙痒和角化不良性皮病,获得性免疫缺陷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者可出现一种慢性弥漫性色素沉着性皮损,伴脱屑和不同程度瘙痒,并发现皮损处有高载量的人多瘤病毒6、7;(3)头皮脓疱性糜烂性皮病,其原因不清楚,常由严重雄激素性脱发、光损伤、外伤等诱发;(4)指端毛细血管畸形及相关疾病,临床较为常见,有时会是各种综合征的表现之一;(5)成人Still病持久性皮疹,既往认为成人Still病的皮疹为风团样,皮疹的消涨与发热相伴随。实际上,成人Still病还可出现一种红斑鳞屑性的持久性皮疹。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