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他汀出现不良反应也不该停用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张化冰等在《内科学年鉴》上发表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现他汀不良反应后,继续应用他汀与患者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继续应用他汀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和死亡风险。由此可见,不良反应后继续应用他汀,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下降具有相关性。不良反应后是否应继续治疗,还必须权衡潜在的益处和风险。(Ann Intern Med.7月25日在线版) 研究纳入2000-2011年间曾发生至少1次他汀相关不良反应的28 266例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是肌肉疼痛或肌病(24.6%),其次是其他肌肉
2017-08-16 -
new【启示】美国枪支泛滥、暴力犯罪居高不下,为何恶性伤医杀医事件鲜有发生?
多年来,美国一直围绕着“健三角”(医院、医生和医保)来构建医患互动模式,在诊疗过程中,这有力地抑制和缓解了医疗纠纷或医患冲突,其中“医保”是医患关系的支撑,也是医患冲突的防火墙,功不可没。
2017-08-14 -
08-102017
new中国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发布
自从2009年颁布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来,6年时间过去,中国咳嗽指南对国内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咳嗽的发病机制、病因分布、诊断与治疗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很多临床医生一直期待新版咳嗽指南的问世。 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14年启动了2009年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修订工作。2016年5月新版咳嗽指南终于面世,本次新修订的咳嗽指南无论从方还是从内容上都较前版指南有了较大的改进。 咳嗽诊断原则与流程 ★将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诱
-
08-102017
内科胸腔镜: 呼吸科医生必备的技术
随着光学技术、材料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进步,胸腔镜已经从肉眼直视的硬质胸腔镜,发展到今天的可弯曲的半硬内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检查也成为仅次于气管镜的最常用的呼吸内科介入技术。 充分了解内科胸腔镜手术 在进行内科胸腔镜手术之前,要对胸腔尤其是胸壁的解剖了解清楚,如肋间血管包括肋间动脉的走行、与肋骨的关系,正确的选择穿刺和活检的位置才能避免对肋间动脉的损伤;胸腔壁由内部可分为几个部分,有规则地进行观察才不会有所遗漏。 手术地点可选择洁净条件较好的内镜中心,或标准手术室。对内镜室条件有限的单位,手术室是较为明智的选
-
08-102017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技术的前景探索
冷冻治疗是伴随支气管镜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介入治疗技术,其主要通过快速冻融循环,形成一种极低温环境从而导致组织的坏死和黏附,既可以清除气道内生长的肿瘤组织,缓解良恶性肿瘤引起的大气道阻塞,也可通过探针的冷冻黏附技术达到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目的。具体技术主要包括冷冻探针、冷冻喷射以及冷冻黏附等。目前,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技术在介入呼吸病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冷冻探针 基于Joule-Thomson物理原理,液化的气体通过探针的尖端出口处快速转换为气态形式,这种液-气转换伴随着急剧的温度下降,当探针与目标组织接
-
08-102017
肺外周病变经支气管诊治:导航先行
随着低剂量螺旋CT筛查应用普及,肺孤立性结节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但低剂量螺旋CT组发现的结节经病理确诊的假阳性率为96.4%。因此,治疗前通过微创手段明确肺外周病变(PPL)的病理性质在其诊治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临床常见PPL有创诊断方式包括支气管镜检查、经胸壁针吸活检、胸腔镜下切除活检、开胸探查等。支气管镜检查因其经自然腔道走行的特点,已成为获得肺部病变活组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检查方法。 虚拟支气管导航技术 其是2000年后开始使用于临床PPL经支气管诊断技术,近年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特点是不需使用特殊设
-
介入治疗为慢性气道疾病提供多样选择
慢性气道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等。过去针对慢性气道疾病的治疗以内科为中心,药物为核心,但多数只能缓解症状,如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随着介入肺脏病学的迅速发展,以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支气管热成形术(BT)等为代表的介入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慢性气道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治疗选择。 传统内科治疗对合并重度肺气肿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及肺功能改善非常有限
2017-08-10 -
中国介入呼吸病学实现跨越式发展
介入呼吸病学成为 现代呼吸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介入呼吸病学”是指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微创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其兴起是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可弯曲支气管镜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之后,尤其是其近20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激光、电凝、冷冻以及各种材料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各种以支气管镜、胸腔镜以及经血管导管介导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进而形成了介入呼吸病学的雏形,并日益成熟。 正因为近年来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和进步,不仅确立了介入呼吸病学在现代呼吸病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极大地推
2017-08-10 -
5年磨一剑 规范化与体系建设并行
葛均波解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2017-08-10 -
08-082017
哮喘:大数据时代 的机遇与挑战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大陆儿童和成人哮喘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非母乳喂养、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宠物暴露等。 中日医院林江涛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哮喘病的控制水平并不满意,未控制的哮喘对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严重影响。《全国哮喘患病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等调查的结果显示,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哮喘患者复诊率低,哮喘的PEF监测明显低于其他国家,未控制的哮喘导致卫生资源使用率高,包括频繁住院、急诊和医疗费用的增加。 如今,互联网产业深度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
-
双镜合壁 助力消化疾病微创精准治疗
2024-12-24 -
朱玉龙: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部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2024-11-21 -
IDSC感染专栏54③|重症感染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国诊断积分系统CDSS显优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②|夏秋季的烦恼,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在我国有抬头之势
2022-06-28 -
IDSC感染专栏54①|二代测序预测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有新发现
2022-06-28
-
益生菌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真的有效吗?
2021-09-07 -
孩子不是大人“缩微版” 小儿妇科聚焦未成年女性健康
2023-05-30 -
倪晓光:用好手中喉镜 提升鼻咽喉早癌检出率
2023-03-07 -
赵进喜教授: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特有优势
2023-06-09 -
心血管代谢医学|将临床研究融入社区日常临床诊疗以提高医学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