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兵 教授
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位于东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如果早期发现胃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 5年生存率<30%。及早发现胃癌并进行相应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病理学认识的改变
目前,国际共识将轻、中度异形增生归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此类病变可随访观察;将重度异型增生归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进行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癌的认识,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癌应该有浸润,而日本认为出现细胞结构的改变就应诊断为癌,无论是否浸润。这是日本诊断胃早癌比较多的一个原因。
以前,我国主要参考西方国家标准。随着日本胃早癌研究影响的扩大,国内诊断标准逐渐向日本靠拢。
不容忽视的现实
胃镜检查不仅是发现炎症、息肉、溃疡或进展期癌,重点应是如何发现早癌。早癌发现需要医师付出更多的时间、耐心和精力。由于我国国情是病人多、工作量大、检查前准备欠充分、所有患者无差异化检查等因素,导致早癌发现率较低,上述不利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善。
结合实际如何发现早癌
现有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为开展早癌诊断工作尽可能多一点时间,尽可能多一台机器,尽可能多一些准备。40岁以上人群、胃癌家族史、HP感染、既往检查考虑萎缩或肠化的患者为高危人群,是重点检查对象。
发现早癌需要患者的良好配合,因此最好选择无痛胃镜检查。同时也要求检查医生做好充足准备,将检查时间延长至8~10 min,将胃冲洗干净,对高危人群进行碘染,追踪病理结果并对患者进行指导。早癌诊断需要医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发现早癌的技巧
胃镜检查提倡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重视白光内镜的使用,对于异常的表现进行鉴别。如黏膜颜色变化、形态变化、黏膜下血管改变、组织脆性改变和自发性出血等。常规进行靛胭脂染色和醋酸染色,通过对比病变与周围黏膜的色差、落差和肿瘤病变的提前白化,在常规胃镜下能够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这些检查无需依赖放大胃镜,可在基层医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