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苓 副教授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抑制胰液分泌及抗炎治疗是AP治疗的理论基础。质子泵抑制剂(PPI)在我国广泛应用。但国外指南并未在AP治疗中推荐使用PPI。那么,AP治疗是否有必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近年完成一项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PPI,结果表明:
第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PPI后,胃内pH显著升高。虽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但患者血液炎症介质水平无显著升高,器官及全身感染率也无明显增加。由于SAP患者广泛接受抗生素治疗,PPI相关的潜在感染风险已得到控制,未引起临床不良事件。
第二,常规治疗+PPI在入院第1、3、7天的各项临床评分(APACHEⅡ、SIRS及改良Marshall评分)也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无死亡病例。SAP导致的器官衰竭与机体全身炎症反应有关,由于两组SAP患者均接受抗炎治疗,因此器官衰竭的控制水平一致。尽管有研究认为,PPI可能具有抗炎作用,但在SAP患者的治疗中未获证实。
第三,两组均未发生应激性溃疡,由于生长抑素或生长抑素类似物也可抑制胃酸分泌,有预防应激性溃疡作用,加用PPI无益于预防应激性溃疡。